同志间不妨多些“辣评”
时间:2017-03-23 11:18 来源:山西新闻网 作者:未知 点击:次
(图片源自网络) 日前,人民日报评论文章《算清楚违心夸赞的成本》,在网上引发舆论热点。党媒公开声讨“老好人”,令人不禁拍手叫绝。《孟子•尽心下》记载:同乎流俗,合乎流污。意指那些八面玲珑、善于逢迎的人,虽被称作“老好人”,但实际上是言行不符的伪君子,是道德的破坏分子。对此,孔子也认为“乡愿,德之贼也”。 其实,习近平总书记此前就曾强调,要本着对自己、对同志、对班子、对党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大胆使用、经常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敢于揭短亮丑、真刀真枪、见筋见骨,不断清除党内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使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受到洗礼,灵魂受到触动。对照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和先贤们对“老好人”的论断,不难发现,好人主义不仅违背党性修养,也是党员干部庸俗化的一种表现。 “不作原则上争论,求得和平和亲热;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这是毛泽东同志为好人主义作的“画像”。很难想象,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氛围中,党员干部能够正确处理公私关系;而乐当老好人,将唯物主义的观点、党性原则、党纪党章抛诸脑后,党组织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大大削弱。所以说,摒弃“好人主义”,鼓励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是当前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其实,自2016年2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各级党政机关就积极对标“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的内涵要求,努力使党内政治生活风清气正。在上下级和同事间,“扯袖子、咬耳朵,红红脸、出出汗”也渐成常态,从严治党被注入了更大的信心。然而,在一些要害部门,想要“辣评”却不容易。 一位年轻的公务员朋友对笔者说,他工作的人社系统因为地位重要、权力较大,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听不得批评”不良风气,甚至一些老同志会经常“善意”的提醒,“对领导不能有二话”。在这种环境里,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难度可想而知;但站稳党性立场,对领导对同事敢于“辣评”不怕“辣评”却更为紧迫和必要。 “常咬耳朵扯袖子,每清污渍正衣冠”。做好人易,做正直的人却很难。我们不能把希望过多地寄托在个人意识的觉醒,而是应该为“辣评”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从而使“扯袖子,咬耳朵”能够理直气壮。对此,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要敢于拿自己开刀”。在工作生活中,主动、耐心、谦虚地倾听下级和同事的批评意见,通过发挥模范作用、以上率下,为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奠定基础。(朔风平)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共产党员要抵得住诱惑 经得起考验
- 下一篇:多做凝聚共识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