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媒体采访小组“走长江经济带——看长江的变化”去市行政服务中心体验城市如何平滑“最后一公里”的便利。经验的结果吸引了媒体集团的赞誉。人民日报网,新华网,光明网,省市媒体等12个中心重点新闻网站高度评价了该市的“配送服务”改革等工作,一度成为美好的话题。
在赞美的背后,它与城市坚持以群众的便利和商业作为衡量“分配服务”改革有效性的尺度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全市大力推进“基层服务”改革,全面推进全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居)点代理点的规范化建设,统一实施。 “一窗一体化综合服务”模式。在城市和村庄形成三级政府服务体系已经意识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国”,真正开辟了“最后一个”便利服务的里程碑。
基准先进的精密服务
高标准可以带来很大的不同。为了使人民真正享受“分配套装”改革的红利,市组织人员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机构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另一方面,组织有关部门到浙江等地旅游。学习先进经验和实践,最后提出了“改革江浙,全省最好,内陆一流,县模式”政府服务改革的目标,促进了思想的巨大动力。
学习回国后,实施了一审一试和点对点协调战略,率先在夏延,九龙仓等六个乡镇和辖区内的80个村,带着乡镇便民服务。以中心为主体,整合政府咨询,计划生育服务等公共服务形成乡镇便民服务平台,整合审批服务,政府服务和生活服务,为村(居)提供便民服务。去年9月,“配送服务”改革全面推广到全市基层。同时,为了使服务优良,自去年12月10日起,该市在行政服务体系中实施了延迟时间和代理服务。企业和群众甚至可以在周末或节假日做事。快速做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做事,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它减少了劳动人民的往返行动,并将干部的“硬指数”换成了群众的“幸福指数”。截至目前,全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共处理了1157起案件。其中,村级代理制度,即群众,只需要到村级服务点将资料交给村代理,代理人就会处理整个过程。
标准结构
没有规则没有标准。为规范标准建设和事项标准化,全市引进了便民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点的建设和运营,统一了设施建设,功能布局,窗口服务,通用设备,信息七个方面。系统,人员配置和服务事宜。名称识别,窗口设置,服务项目,监控系统,网络环境。无论是城市街道便利服务中心还是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您都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相同的窗口设置。
在建设政务“小超市”的同时,本市将按照“为人民利益,进步和进步的利益”的原则组织乡镇,市政单位和基层站。完全实施和完全授权“。权利和责任清单将被整理到退市和分散项目清单中,批准标准将被标准化,并且流程将得到优化。共审查58个乡镇级服务项目,审查38个村级机构事项。目前,全市已实现身份证,社保卡信息查询,新保险人员信息录入等高频服务项目,方便全市。此外,该市还安排了200万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和奖励开拓性村庄,这也极大地刺激了乡镇(田野,街道)的积极性。
升级服务
最近,公众曹的叔叔称赞了他的舒适经历:他的孙子出生后,他准备并准备跑一天早上处理孙子的账户,医疗保险等的账户。结果,他在市政当局支付服务中心。在材料之后,我坐下来吹空调。我花了很长时间才能完成所有工作,这让他很开心。曹叔叔的舒适体验得益于城市的全面改革。
为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全市按照“无差异全面验收”全程覆盖的要求,建立了“预收全面验收,背景分类审批,综合窗口交付”,根据综合业务量设置1-4个综合验收窗口。改变过去人们的辛勤工作,以便等待进出多个窗口。所有城镇都有灵活的公共安全,税收和市政监管环境。与过去相比,窗口设置的数量减少了1/3,窗口接受次数和质量满意度显着增加。同时,推进窗口系统向基层,市级行政服务中心实现综合窗口分类的主题,16个部门的无差别综合窗口148事项普遍接受,在此基础上,城市这个城市的21个乡镇也改变了街道的网络基础设施。此外,公司还推出了“一网管理办公室”,在省内开设了“瑞福通”瑞昌分公司,使“手持办公,做好准备,办公,全面运营”成为政府服务的标准,实现了城乡居民。机器在手,一次不运行,无忧无虑。“(于世杰,田鲁贵)
信息来源:瑞昌报编辑:吴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