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70年的艰苦奋斗中,瑞昌与新中国共同成长,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变化。为了充分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瑞昌发展的巨大成就,并结合新闻宣传战线,加强“实践,视力,智力,脑力”教育实践活动,市委宣传部,瑞昌报,市广播电视台集中了“70年的辉煌”。 ·为新时代的斗争“系列报道活动。公众号码将发布一系列关于”70年奋斗和新时代的辉煌“的报道。通过记者的一线调查和采访,我们将探索新的时代乡镇(镇,田,街)打“三大战”,营造“五大环境”。我们将推动“五大升级”的生动实践,努力营造庆祝诞生的强大气氛。新中国,促进高质量发展。
自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终端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在了乡镇发展的最前沿。进入新时代,在“两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方向上,我们将建设一个省内一流的现代化港口新城,并继续为城市的经济和社会高点谱写新的辉煌时代 - 质量跨越式发展。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近年来,码头镇认真研究和实施了习近平总书记审视江西重要讲话的精神,以及省委,九江市委,瑞昌市委的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着这一决定 - 制定和部署市委,市政府,并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坚持“四个始终保持。 “随着时间的紧迫和卓越的快速势头,我们将大胆推进项目,坚定不移地把握环保,全心全意造福民生,着力抓好”三大战役“,营造”五好环境“ “,促进”五个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良好势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突飞猛进。“
头脑总是绝对清醒
强化大局观念,适应新时代要求,主动破除僵化思维,扎根基层、深入一线,研究工作面临的新思路、新问题,用最实用的方法做工作;严格按照市委要求,紧密结合地方实际,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运行更流畅,工作效率更高效,工作推进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项目始终保持首位定力
持续构建“2+2”产业发展体系,立足我市已有产业基础发展绿色建材、木业家居两大主导产业。完成中林木业家居产业园和深圳天航智能制造项目签约,提前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积极主动作为,顺利完成金晖混凝土和亚东新材料等两家企业申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亚东水泥、理文造纸、理文化工三家企业完成税收过亿。坚持镇村为主,逐一解决码头片区征地拆迁遗留问题。
环保始终保持自觉行动
作为长江入赣第一镇,码头镇始终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方针策略,牢固树立系统思维,紧扣长江这个核心,围绕江中、江岸、江堤、水体、水系、山体、运输、企业等源头要素,渐次开展非法采砂、非法码头、生态修复、赤湖围网、畜禽养殖、矿山开采、超限超载提升等专项整治,全力打造水美、岸美、产业美、环境美的长江最美岸线升级版。扎实推进工业城生态园区建设,高标准完成园区生态化提升;积极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突出抓好城乡卫生环境整治,确保治理覆盖无死角;加大运输车辆超载和泼洒治理力度,精细管理工地扬尘,提升镇区、园区、沿江道园区保洁水平。
民生始终保持优先导向
以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为目标,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和便民服务,确保重点民生工程顺利推进,有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码头镇抓住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契机,在九江市范围内第一个挂牌成立行政审批局。实现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模式,积极探索推行“一窗式受理,一网式通办、一站式服务”,主动对接数据共享平台,承接好瑞昌市首批赋予的52项涉及17个部门的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第一批128项公共服务事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最优质、最高效的服务。投资建成全省一流的乡镇农贸市场,新建码头中学、码头医院,打造江滩休闲广场并投入使用。铺设集镇污水管网,实行集镇道路“白改黑”,集镇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历届码头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码头镇先后获得全国第三批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江西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省首批百强中心镇、江西魅力乡镇十强、九江市第一批特色小镇等荣誉称号。70年的发展,更加坚定了码头人民奋勇前进的决心和自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码头镇党委书记吴国良表示,基层党委抓党建工作是责任,更是义务。下一步,他们将继续保持清醒的头脑,务实的作风,依托沿江主平台,统筹城乡大发展,努力把码头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现代化口岸新镇。(胡博为 张玉周)
信息来源:瑞昌报社 责任编辑:吴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