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时评 >

“乡镇公共交通开辟了我们村民温暖的心路”—

在全省首批100%连接水泥道路的行政村的基础上,继续修建乡村道路,到2018年6月,实现25个以上自然村100%连接硬化道路;南昌县、安义县、新建区都完成了农村公共交通的转型,实现了城乡公共交通转移的“零衔接”和公共交通线路的“一体化”,引领全省城乡交通一体化的推进。近年来,我市进一步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围绕“建设、管理、保护、运营”农村公路的目标,大力改善农村公路的路况、通行能力和运输服务水平,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构建畅通农村、联系人民群众的交通格局。

镇村巴士

开到门口的“温暖之心路”。

9月19日下午3: 00,在安义县新莱客运站,公共汽车不时驶出。安义县布镇镇沈嘉村的村民李金发乘坐2路公交车,准备去接他在石碧镇对面小学上学的孙子。“孙子每天下午3点45分离开学校,他可以在家里准时上车去学校接他。过去,很少有公共汽车进入这个村庄。从乡村到城镇,上海的投资是。自从我有了镇上和乡村的公共汽车,我再也不用担心带我的孙子去镇上上学了。”李金发笑着说道。

谈到乡镇公共交通带来的出行便利,桥乐镇桥乐村村民熊印青说,他年轻时经常骑自行车去镇上工作。后来,当他变老时,他感到不舒服,想去镇医院看医生,所以他不得不让他的孩子开车送他去那里。现在,坐公交车到镇上要花15分钟,全程票价是1元,县城65岁以上的老人也可以享受免费车票,既方便又实惠。

为了解决村民出行困难的问题,安义县近年来大力推行“村村通”。开通了19条农村公交线路,每天125趟,实现了100%乡镇(农场)、100%具备通行条件的行政村、100%贫困村与公交衔接,基本实现了全县乡镇和行政村农村公交“三周期、五辐射、十一全覆盖”。“要我说,这镇上村里的公交车经过的是我们村民温暖的心路。周末,我早上带孩子去安义古村,下午换乘16路公交车去新民镇新民村的紫苑山庄体验农家乐趣。我以前从未想过这样的生活。”戴方村村民刘家根感叹道。

修建道路

通向幸福的“繁荣之路”

黑色的道路,绿色的树木,黄色的水榭;绿色的烟雾、稀薄的雾、绿色的瓷砖和白色的墙壁映出了眼睛。初秋时节,南昌县黄马乡罗渡村荷花盛开。许多摄影爱好者在这里拍照。在池塘边,精彩的民间表演一个接一个地上演,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欣赏。罗渡村突然变成了“王鸿村”——。就在四年前,在省一级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中,它还是一个贫困的村庄。

罗世忠,罗渡村的村民,说在过去,这个村子就像一个独立的世界。虽然从村庄到乡镇的距离只有四五公里,但整个村庄只有一条泥村路与外界相连。走出村庄,沿白虎岭进入乡镇需要一天时间。

为了发展,先修路。为了突破制约该村发展的“断尾路”,该村上海鑫公司先后修建了东水路和洛林路,村内所有14个村庄都铺设了硬化的高速公路,每户人家都有进出道路。畅通无阻的道路改善了村民的出行环境,拓宽了他们的发展视野。

罗渡村北邻白虎岭,南临抚河支流和凤凰沟风景区。根据这种资源禀赋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