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民生 >

江西全面推进养猪生产

今年以来,由于环境保护、非洲猪瘟流行、严重洪涝和生猪周期的综合影响,我省生猪生产能力大幅下降,生猪价格上涨,市场供应紧张,生猪生产形势严峻。

江西是生猪生产和出口大省,每年出口1000多万头生猪,居全国第二位。面对全国生猪生产能力下降,我省把全国生猪粮食安全作为自己的责任,主动承担起恢复生猪生产能力的责任,提出“率先恢复全国产能,实现新发展,为全国生猪供应做出贡献”。从2019年到2022年,我们将努力每年生产1000多万头猪。“

我省高度重视生猪稳定生产和供应,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面处理养殖与环保、生产和防疫的关系,加快实施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全面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目前,政策效应初步显现,生猪生产发生积极变化。今年9月,全省生猪生产能力扭转了下降趋势,逐步恢复。全省新建和扩建农场1259个,其中完成463个,新增母猪86000头,新增200万头。

1、

压实责任,切实抓好生猪稳产保供

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府关于稳定生猪生产和供应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生猪恢复和增产相关信息。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加快屠宰行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全力稳定生猪生产、重点保障猪肉市场供应、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六个方面共提出21项政策措施。成立全省生猪稳定生产和市场供应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指挥调度,统筹推进生猪稳定生产和供应。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严格执行省级统筹责任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生猪生产发展责任考核机制,生猪生产发展目标向市、向县、逐级考核。省政府监察厅已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和确保市场供应作为一项重点检查内容,并开展了深入调查,以进一步传递压力和履行职责。

2、

落实政策,充分增强养殖信心

今年以来,由于环境保护、非洲猪瘟流行、严重洪涝和生猪周期的综合影响,我省生猪生产能力大幅下降,生猪价格上涨,市场供应紧张,生猪生产形势严峻。

江西是生猪生产和出口大省,每年出口1000多万头生猪,居全国第二位。面对全国生猪生产能力下降,我省把全国生猪粮食安全作为自己的责任,主动承担起恢复生猪生产能力的责任,提出“率先恢复全国产能,实现新发展,为全国生猪供应做出贡献”。从2019年到2022年,我们将努力每年生产1000多万头猪。“

我省高度重视生猪稳定生产和供应,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面处理养殖与环保、生产和防疫的关系,加快实施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全面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目前,政策效应初步显现,生猪生产发生积极变化。今年9月,全省生猪生产能力扭转了下降趋势,逐步恢复。全省新建和扩建农场1259个,其中完成463个,新增母猪86000头,新增200万头。

1、

压实责任,切实抓好生猪稳产保供

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稳定生猪生产和供应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规划部署恢复养猪生产的相关情况。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加快屠宰行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全力稳定生猪生产、重点保障猪肉市场供应、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六个方面共提出21项政策措施。成立全省生猪稳定生产和市场供应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指挥调度,统筹推进生猪稳定生产和供应。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严格执行省级统筹责任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生猪生产发展责任考核机制,生猪生产发展目标向市、向县、逐级考核。省政府监察厅已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和确保市场供应作为一项重点检查内容,并开展了深入调查,以进一步传递压力和履行职责。

2、

落实政策,充分增强养殖信心

——,以促进各种政策的实施。省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充分发挥领导和协调作用,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支持生猪生产和加快政策实施的文件。在土地利用(林地)和环境保护政策方面,制定并发布了生猪养殖用地(林地)政策措施和超范围划定禁渔区自查计划,完成了禁渔区调查和调整,为生猪养殖发展提供了空间。在金融保险方面,探索抵押担保模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有效解决农场抗风险能力弱、融资难的问题;在生猪运输方面,加强了指定通道和省级站的建设。实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减免车辆通行费,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加快国家政策项目的实施。努力实施生猪出栏奖励政策。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1.13亿元,主要用于恢复生猪生产和饲养,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充分利用畜禽粪便资源,推进全县项目实施。共投资3.9亿元在20个生猪大县,重点改造粪便收集、储存、处理和利用设施。实施养猪场和大型养猪场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政策,225家生猪养殖企业到位2254万元。认真落实2300万元大型养猪场建设补贴资金,优先支持大型养猪场的建设、改建和扩建,以及禁区的搬迁和改造。

——增加财政支持。省级财政已拨款约3亿元用于生猪生产,用于防治非洲猪瘟、省级生猪县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兽医实验室和基层防控检疫设施建设、死猪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动物卫生监督临时检查站建设、生猪生产临时救助等。最近,为种猪和商业养猪场制定了补贴政策,以增加能够繁殖的母猪数量。另拨1.55亿元用于发展农业生产。a至

3、

明确目标,全力推进生猪复产增养

——加强培训指导,为繁殖和饲养提供技术支持。开展了广泛的政策和技术培训,出版和分发了20 000份恢复生产和饲养的技术手册以及猪生产政策汇编。省级组织并开展了三次集中培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派出专家组深入全国各地开展巡回培训指导,培训人员4000人。为了及时掌握各地促进生猪复产养殖的情况,在前期大型养猪场实施月度生产报告制度的基础上,9月24日开始实施生猪复产养殖周生产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各地生猪复产养殖情况。

——加强领先动力,为繁殖和饲养注入强大活力。强化龙头企业主导作用,连接全省10家大型龙头水产养殖企业,加强跟踪指导服务。积极引进新希望、活力、木源等大型生猪产业集团落户江西。支持正邦、双城、文氏等企业以收购、参股、合作、托管等形式引领农户转型升级,加快恢复生产和饲养。自9月份以来,石闻、曾佳、新希望、齐静沈、康德农牧等一批养猪业集团已在全省范围内签订了10多个项目合同,年建设规模达400万头猪。例如,石闻已经签署了大禹、会昌和裕固族项目合同,并计划生产130万头生猪。康德农牧工程建设伊春市生猪全产业链,计划生产200万头生猪。双胞胎集团与300多名合作农民签订了合同,并建造、翻新和扩大了大量农场,增加了近60万头生猪。预计全年新增生猪40万头。

4、

多措并举,筑牢养殖生物安全屏障

一手抓生产,一手抓防疫,确保生猪有效繁殖和饲养。

——全面提升兽医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全省基层畜牧兽医体系建设,弥补不足和优势,大幅度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体系的防疫、检疫和公共服务能力。督促各地采取内部调整、公开招聘、定向培训等方式,充分匹配官方兽医力量,确保基层防疫检疫人员的正常工资待遇,吸引基层防疫检疫人员入境和停留。组织开展全省兽医实验室能力评估,全面提高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加快兽医社会化服务发展,进一步推进政府购买动物强制免疫服务试点。

——加强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制定全省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对非洲猪瘟、口蹄疫等13种重点动物疫病进行综合监测。我们将加强对重点地区的监测,如集约化养殖区、活禽市场和候鸟栖息地。成立省级动物疫情调查组。根据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时进行疫情分析和咨询,加强动物疫情分析和预测预警报告,为非洲猪瘟等动物疾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加强对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监管。实施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关于加强生猪检疫和运输监管的政策。加强监督检查,加强生猪运输车辆备案管理。充分发挥全省79个省级临时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的作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一

5、

统筹推进,保障畜牧业绿色发展

——完善粪便处理利用的工作体系和机制。为探索畜禽粪便的管理和资源利用,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组织领导和目标考核,产学研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因地制宜,落实政策,创新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我们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非洲猪瘟防控长效机制切实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建立非洲猪瘟防控长效机制切实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实施意见》。实施沼气发电和上网、沼气和沼气退税、农业机械开放补贴等国家政策。

——促进畜禽粪便污染的资源化利用。我省大力推进全国生猪转移大县畜禽粪便资源利用,推进全县建设,实现全国生猪转移大县畜禽粪便资源利用项目全覆盖。该项目投资7亿元,支持近5000户农户的改造升级。全省已完成31个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项目,日处理能力233吨。同时,万年、余江、新建、东乡四县(区)开展了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和循环农业试点,南昌、秀水、南丰、新丰、赣县、榆水、遂川、铜鼓、元州等九县(区)开展了水果、蔬菜、茶叶和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

——探索第三方处理和利用方法。在定南和新余,我省积极探索畜禽粪便集中收集、处理和利用、有机肥加工、沼气发电、集中供气等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的第三方处理模式。据统计,我省有20多家畜禽粪便第三方处理机构,2018年共收集处理粪便100多万吨。第三方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完善将为全省畜禽粪便管理注入新的动力。

6、

——加速牛羊产业的发展。随着猪肉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我省家禽产品和牛、羊生产发展迅速,在替代猪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南方实施奶牛人口增长和现代草原畜牧业等项目的基础上,政府开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通过省级财政支持和省级牛羊产业体系技术指导,加快了牛羊品种改良和草畜配套示范。草原畜牧业蓬勃发展。牛羊规模化养殖比例和牛羊肉在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显著提高。培育了一批牛羊标准化示范场和品牌企业。例如,高安玉峰农牧有限公司被命名为国家肉牛核心养殖场,江西省湘姑寨畜牧有限公司的肉牛屠宰和“桃花牛”牛肉已有机认证并出口到日本、香港和中国澳门。前三个季度,80.5万头牛和96.5万头羊上市,分别增长3.4%和7.1%,牛肉和羊肉分别增长5.4%和7.4%。

——让家禽业做大做强。以现代水禽产业和地方鸡品牌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发展优质家禽生产。蛋鸡生产机械化、集约化、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德安、程楠形成蛋鸡产业集群,提高了我省鸡蛋自给率。蛋鸭笼养等技术模式的推广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正在积极适应新的环境保护形势。当地鸡肉的品牌效应开始显现。泰和黑鸡荣获十大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

(责任编辑:毛思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