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浩博手机版 >

共享单车骑行中出事故谁来赔偿?扫到假二维码(2)

  共享单车即刷即用,在方便出行的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今年3月26日下午,上海一名11岁男童骑着ofo共享单车与一辆大巴车发生碰撞,不幸身亡。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在道路上骑行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11岁小男孩为何能使用ofo共享单车,其车辆和用户人身安全如何保障,成为座谈会上绕不开的话题。

  ofo表示,车辆在出厂之前都要经过质检,用户使用过程中也通过我们的系统作损坏报备,公司会派人把车辆清走,由专业师傅维修。同时,公司也会随时提醒用户如果发现车辆状况不好,就不要使用了。此外,ofo也为用户上了人身意外伤害险,如果发生意外会有保险公司理赔。

  摩拜同样选择了借助保险的力量。据摩拜负责人介绍,摩拜联合中安保险给产品投保,如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车辆问题,比如刹车问题、脚踏问题导致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保险公司将提供1000元到10000元的保障金用于对用户的赔偿,或者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损失赔偿。

  小蓝单车的前身是专门做骑行运动的品牌商,能够把刹车系统制动距离控制在1.5米范围内,新产品的刹车系统进一步缩小在0.5米以内。同时,小蓝单车也和人保合作为用户提供保险保障。

  虽然有保险,但是发生事故后,保险额度往往达不到用户要求。ofo此前发生的多起事故都因此进入调解期,并未解决。

  “最重要的就是从源头确保骑车人安全,其他措施都是辅助。”中消协律师胡钢表示,“经营者有向消费者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消费者有获得真实信息的权利。”他建议共享单车企业公开保险协议及额度,并在协议中明确保险受益人。“保险的受益人是单车公司还是骑车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如果没有充分披露的话,这就成为了一种宣传的手段。”

  邱宝昌也强调,汽车有第三者责任险、交强险,共享单车也可能撞到人,因此仅有人身意外险不够,企业应该丰富险种,增加第三者责任险。同时,部分企业在协议里仅建议儿童不骑,并没有禁止,与现有法律冲突,必须改正。

  支付和个人信息或泄露——

  企业:公司内部保证不会泄露,引导安全扫码支付

  律师:二维码管理制度需改进

  最近,青岛市民林先生在共享单车上扫了冒牌的二维码,险些被骗。“我一扫,竟然弹出转账提示,还是收款人。”林先生赶紧退出手机程序,再仔细一看,自己扫描的二维码是贴上去的,挡住了单车本身的注册码。

  直接贴转账码是比较低级的诈骗方式,只有那些着急用车的粗心用户会付款。市场上已出现更具欺骗性的共享单车诈骗。近日,河南省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发布警情提示,揭露了共享单车扫码陷阱。例如,用假二维码链接高仿共享单车官方网站的钓鱼页面,以完善身份认证等名义诱骗用户主动填写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卡资料,从而实施精准诈骗甚至盗刷网银。还有骗子设计假租车APP二维码粘贴在单车上,提示用户“更新”。用户扫码后看似安装了租车软件,其实手机却被植入了木马。

  对于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摩拜、ofo、由你、小蓝、永安行等5家共享单车企业均表示,用户信息都存储在云端,不会泄露给任何第三方,有的还接入了阿里云服务,可防止数据库被侵入,用户信息不会从公司内部被泄露。

  但是关于如何引导消费者正确扫码,避免财产损失问题,各家都有自己的做法。永安行表示,企业在行业首创,不需要扫码,是通过手机与车锁智能通信,可以直接开锁。

  其他几家需要扫码的企业则表示,使用需要微信扫码支付或支付宝扫码支付,企业会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提示用户扫码没有任何覆盖,更不会以个人名义去收取押金、开锁。公司巡视员也随时检查单车上有无非法二维码覆盖。

  摩拜还表示,企业与北京海淀区网警合作,如果出现用户信息泄露,可以通过网警查找原因。

  二维码乱象并不只是共享单车领域的问题,而是整个管理制度设计的缺陷。“二维码安全性非常差,谁都能做出一套二维码,其最大弊端是看着二维码不知道何意。”律师胡钢说,“全世界没有像我国这样,用二维码直接支付、直接下载手机软件的,未来如何改进是个严峻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