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2020年增添一点学术背景
时间:2020-01-12 11:07 来源:未知 作者:郭泽华 点击:次
2020年北京书展闭幕。数据显示,中国图书零售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元,现场有9.6万人。将近40万种书籍以——“为2020年《光明日报》记者陈雪”精心挑选的书籍增添一丝芳香。人群逐渐走出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旧博物馆)。读者和图书出版商结束了新年的第一次“聚会”。1月11日,为期三天的2020年北京书展圆满结束。据组委会统计,有96,0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仅第一天就有40,000多人前来“打卡”。 作为中国出版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北京书展已经举办了33届。每年的书展不仅是前一年的阅读总结,也是图书行业在新的一年里的一个背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一年,2020年北京书展的主题将是“全面促进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的图书将有助于小康社会的繁荣”书籍为文明大厦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考古学家刘庆柱花了三年时间“写了一本介绍5000年文明的考古书,每个人都可以阅读。”一本新书《不断裂的文明史》从相同的家庭和国家情感中审视了完整的家庭和国家意识。通俗的语言解释了文物的历史,新书的分享成为博览会的“十大文化活动”之一。 “为什么清朝的300年历史可以分为八个部分?如何划分它?”清代著名学者、全国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毅在北京出版集团推荐的新书《清史三百年》开篇中,明确将清代历史分为八个阶段。几十本新书被列在展览区的显著位置,吸引人们停下来。生动的文字把读者从嘈杂的会场拉进了勇士和马匹的过去。 多年来,人们一直为儿童书籍的流行而惋惜。每年在北京书展上,儿童馆总是最繁忙的场所之一。 "爬山是什么意思?"北京崇文小学的学生近距离得到了答案。2020年是中国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60周年。在《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中国登山队的故事》新书发布现场,中国登山队副队长和队员袁福东为孩子们分享了攀登雪峰的故事。“站在世界之巅,天空下的其他山峰都显得矮小。从制高点俯瞰我们居住的星球,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开阔了我们内心的世界。” 其中陈列着一些大书,这使人们对文明产生敬意。 重庆出版集团将新出版的11卷《大足石刻全集》搬到北京。据了解,大足石刻是沙质岩石上的悬崖雕像,已进入高速风化时期。为了延续历史遗迹的生命,大足石刻研究所历时14年,全面客观地记录和反映了五大石窟的现状和历史遗迹信息,拥有多达10000幅拓片、地图、摄影等图片,对我国石窟的考古和出版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是重庆出版集团成立70周年。重庆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兼总编辑陈武星表示,《大足石刻全集》的推出是重庆出版史上的新里程碑。 新书过眼:细分受众,各读所需 “今年最畅销的书是什么?”这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在订购会上,北京开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了《2019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据数据显示,《习近平在正定》在非小说类图书中排名第一,《浮生六记》在超过100301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畅销书。虚构名单上的前六名都是当代文学,包括《活着》 《三体》三部曲《平凡的世界》和《红岩》。 数据显示,新书定价在2019年继续呈现上升趋势,中位数从2018年的40元上升至45元。近年来,真正的书店发展迅速。2019年,中国将有7万多家真正的书店。然而,开卷数据 其中陈列着一些大书,这使人们对文明产生敬意。 中国出版协会主席刘斌杰认为,新书品种的下降和抄本的持续增长反映了中国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许郑明指出,2019年图书出版业总体规模呈现“一降六升”的态势。除了新书品种的下降之外,重印品种、总印数、总印数、总代码、营业收入和总利润等指标都有所增加。 高质量发展:新书品种下降,码洋持续增长 北京书展也是一年一度的图书行业的脉搏和建议。今年,全民阅读仍然是一个热门话题。 2019年,全民阅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海南岛国际图书(旅游)博览会和天府书展是两大书展,让更多地区分享书籍的芬芳。此外,全国各地都通过了地方阅读立法或颁布了政府条例,为所有人的阅读提供制度保障。 中宣部一级巡视员、出版局副局长王志成在订货会上提到,图书出版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产品内容的同质化和重复出版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社会效益第一”的现象很重要,但次要行动仍然存在。此外,还需要研究和规范一些制约长期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如网上零售混乱、图书馆图书发行混乱、好硬币被坏硬币淘汰等。 根据2018年第16次全国阅读调查,中国成年人纸质书籍的平均阅读量为4.67。许郑明说,一些发达国家人均阅读超过10本书,而人均阅读量最高的以色列有60多本书。从这个层面来看,我们传统纸质图书的出版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我希望每个人都热爱阅读,提倡阅读,致力于阅读,真正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更强的阅读氛围。” "目前,我国的图书出版不再面临匮乏或短缺的问题,而是质量好坏的问题。"许郑明说,以人为本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不管读者对书的自我关注和质量如何,盲目迎合读者是不明智的。要顺应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努力为人民提供更丰富、更优质、更营养的精神食粮。 《光明日报》 (04版,2020年1月12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