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我们的教育更好
时间:2020-01-19 09:24 来源:未知 作者:无 点击:次
教育一直是省人大关注的话题。NPC和CPPCC也不例外。儿童和青少年心理教育以及学前教育等主题再次引起了省级代表的关注。 在今年我省NPC、CPPCC会议期间,省人大重点关注教育瓶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公立幼儿园比例低、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研究,认真“摸了摸脉搏”,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以及精神障碍的患病率逐渐上升。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尤其是一些青少年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感冒”症状,心理问题时有发生。心理健康,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 2019年底,国家卫生委员会、中宣部、教育部等12个部门联合发布《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升为全国统一行动。 父母期望值失衡;咨询渠道不畅;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由父母期望值失衡和咨询渠道不畅造成的。 目前,我省部分中小学还没有心理咨询室,或者有心理咨询室,但利用率相对较低。因此,一些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不会主动去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此外,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超出了教师进行心理干预的能力,需要咨询和转诊。然而,学校通常缺乏与专业机构对接的渠道,而且往往得不到社会力量的有效支持。社会心理医疗机构渠道不畅,商业心理咨询费用尚未达标。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 省人大代表方洪雁建议成立一个以城市为单位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小组,多个部门共同努力营造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参与的协调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方洪雁建议通过建立心理咨询专家库和组织心理服务志愿者团队,向青少年提供专业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学习心理自助。还可以定期组织心理专家到学校和社区举办心理讲座,开展公益性心理咨询活动,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实施预防干预,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心理咨询。 方洪雁还建议,学校应被确定为向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第一责任人,心理课程应纳入我省中小学课程,以确保心理健康课程的正常开设和心理咨询的课堂时间。在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帮助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将得到拓展。 ◎重视学前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公立幼儿园比例低”目前,我省公立幼儿园比例相对较低,特别是一些县区,公立幼儿园比例更低。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近年来我省幼儿园总数呈上升趋势。公立幼儿园的比例逐年增加,但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表现在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也是导致我省公立幼儿园比例偏低的因素之一。此外,幼儿教师普遍面临着工作强度高、工资低、社会关怀少的双重矛盾和尴尬。 为学前教育“立法”,确保有法律可循,有规则可循。 省人大代表张长青指出,鉴于公立幼儿园比例低、质量参差不齐,迫切需要加强政府的领导责任,加快公立幼儿园建设,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支持力度,加强各类幼儿园的质量管理,实现优质、均衡、充足、普惠、安全、就近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 张长青建议每年用一定比例的教师招聘计划来招聘幼儿园教师,并出台相关政策,通过购买服务岗位来解决政府需要的专职教师和护士的问题。 张长青还建议根据我省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学前教育的相关规定,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学前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学前教育的发展有法律法规可循,促进当前学前教育市场的规范化。"“不让每个孩子落后”是我们教育发展的目标."张长青说,不管孩子们的智力是否正常,不管他们的家庭环境是否优越,不管他们是生活在繁荣的城市还是偏远的山区,他们都希望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并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和高质量的教育质量。(温/全媒体记者李乔占娜廖唐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