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浩博手机版 >

新三板为何没有做成中国版“纳斯达克”(2)

  2006年纳斯达克分层制度再次改进,分为三个板块,分别为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NASDAQ Global Se-lect Market)针对全球范围内大型市值公司,制定严格的各类上市标准;纳斯达克全球市场针对中型市值公司,需满足较严格的财务指标、流动性标准及公司治理标准等;纳斯达克资本市场(NASDAQ Capital Market),针对市值较小公司,上市标准相对较低。

  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主要为小企业提供融资途径,考虑到此阶段小企业市值较低、经营风险较大的特征,纳斯达克资本市场设置了三套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挂牌标准:股东权益标准、市值标准以及净利润标准。纳斯达克全球市场主要服务于中等规模并具有一定成长性的企业,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开始考察流动性指标。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服务于全球范围内市值较高的公司,吸引全球范围内的优质蓝筹企业与纳斯纳克全球市场转板而来的优质企业,成为一个上市标准较高的蓝筹市场,包括净利润标准、市值和收入标准、总资产和股东权益标准与流动性标准。

  三层分层制度建立了一个逐渐优化的企业动态成长路径,制造了更多的IPO及转板机会。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中企业数量从2006年的1187家增长到2016年的1564家,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优质企业,提升了纳斯达克市场的竞争力与高端品牌形象。纳斯达克全球市场企业数量从 2006年的1479家下降到2016年的817家,除了因金融危机导致的企业退市,还有部分企业上升至更高级别。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则始终保持对中小企业的吸引力,挂牌企业数量较为稳定,2016年增长至823家。

  新三板分层制度与纳斯达克

  分层制度的对比

  中国新三板分层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纳斯达克的经验。在分层标准上,根据中国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多套指标并行的分层制度,体现出较强的包容性与灵活性。同时,新三板则采用了两分法,更适合中国目前新三板的发展现状:一方面降低划分层级的难度有利于分层政策的及早推出,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某一层级挂牌企业过少。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新三板也可借鉴纳斯达克设置全球精选市场的经验,在创新层中再分一层,设置更高的挂牌标准,以吸引优质企业和投资者,并在一定程度上与主板展开竞争。

  与纳斯达克分层制度相比,中国新三板分层制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分层结果导致创新层公司占比较少,市场构成差异明显。纳斯达克全球市场与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数量占整体挂牌公司的较大比例,而中国新三板中超过90%的公司集中在基础层,创新层公司数量较少。第二,新三板对财务标准的要求程度较高,而对市场流动性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第三,纳斯达克更看重公司流通性与公众性,如公众持股量、公众持股市值及股东人数等;在股东人数要求方面,纳斯达克的标准为400人,较新三板更为严格,这是由纳斯达克挂牌企业的公众化程度、股权分散性的实际情况决定的。

  纳斯达克分层制度的建立与演变对中国新三板分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一,纳斯达克通过内部分层形成具有不同风险特征的内部多层次市场体系,促进业务规模的不断发展。其二,内部分层对于市场的快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两次分层制度使纳斯达克为挂牌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使得上市企业的信息披露更为充分,市场透明度更高,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其三,提升市场流动性需要完善做市商制度,目前协议转让仍是新三板企业最为重要的交易方式,市场流动性不高,未来需进一步完善做市商制度,例如明确股票转让方式、做市商加入与退出等相关事宜,以稳定市场预期,提高市场的流动性。

  新三板的“苗圃功能”与“土壤功能”

  2017年2月10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明确指出新三板将是中国多层资本市场的基础,新三板既要有苗圃功能,又要发挥土壤功能,鼓励一批创新能力强、诚实守信、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能够转板的就转板,不愿意转板的就在新三板里面绽放”。

  “苗圃功能”是指衔接A股市场的过渡功能,刘主席“能转版的就转版”的观点意味着未来新三板企业直接转板到沪深交易所的转板政策将有望出台。转板将扩大企业规模与影响力,提升企业估值与成交量,对于企业的融资能力、品牌形象与后续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在分级制度下,将所有挂牌企业分为创新层与基础层,若创新层企业在政策层面与交易制度层面具有更为优惠的制度安排,创新层的设立将强化新三板的“苗圃功能”,为主板、创业板输送更多的优质企业。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