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文娱 >

贵州榕江侗族姐妹杨程兰用土布“逆行”编织多

新华网贵州榕江1月27日电:(新年信息)来自贵州榕江的侗族姐妹杨程兰,用土布“逆行”编织多彩的生活,中国新闻社记者张伟,“85后”侗族女青年杨程兰,是第一个走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扎马镇凤登侗族村的大学生,也是该村第一个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杨程兰为自己和他的同胞编织了多彩的生活,从最初被许多人迷惑的“逆行”到村里的“领头雁”。

走进丰登东寨村的头,你可以远远地看到杨程兰翻修的五栋旧木屋,由一个混凝土结构平台连接在一起,矗立在村子的高处,特别显眼。这是由杨程兰和她的丈夫吴方军在榕江县由宜山人建造的生活工作室,耗资数百万元(人民币,下同)。

在丰登东村,村里的侗族妇女已经纺织了几代人。杨程兰告诉记者,“许多侗族人从小就学会了织布和染布。我过去常常自己学习编织、染色和缝纫衣服。“

杨程兰在董村长大,穿着董衣服,在老人编织董布的声音中长大。很久很久以前,回到家乡的杨程兰再也找不到童年的声音,比如纺织和纺织的声音。“年轻人基本上在外面工作,只留下村里的老人和孩子,这有点毫无生气。我认为这种现象不好。”

2009年,被贵州民族大学录取的杨程兰是村里的第一个学生。毕业后,她离开了工作,在四处游荡了7年后回到了家乡。她开始了编织、染色和销售土布的职业生涯。“我想保护传统的侗族织法,让更多的人喜欢侗族布,然后是侗族文化。”杨程兰告诉记者,最初的想法是继承侗族布和侗族文化。

穿着冬衣蓝色棉袄的杨程兰开心地说:“这是童年的味道。”杨程兰的土布用靛蓝、板蓝根等10多种植物染料染色。由于其独特的工艺和染色方法,逐渐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青睐。当地布料的价格最高为400元,最低为20元。其年销售额达200多万元。它也销往日本、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

经市场确认后,杨程兰把丝线送给村里的妇女和老人,并用董家的织布机织布。她还组织村里的年轻母亲在工作室学习编织和染色技能。在他们完成学业后,他们会在家编织布料,在照顾家人的同时在家里找到工作。

”起初,人们认为当地的布料是为自己制作的,根本不能出售。此外,传统的手工编织过程又长又复杂,许多人不愿意重新获得技能。”杨程兰说,她将80%的利润分配给村民,这样每个人都能真正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价值。

杨金祥,一个农村妇女,在国外工作多年后,感觉非常辛苦。自从她跟随杨程兰在织布,“坐在家里靠双手赚钱让人快乐”,“这样做既容易又不累,她可以回家做饭和做农活。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

杨程兰不仅继承了侗族布的织造和染色技术,还加强了创新,使鞋、包、服制作得更加精美。2019年,随着订单的增加,为了满足纺织印染的需求,杨程兰开车到丰登村及其周边村庄种植1200亩靛蓝草,产值近150万元。到目前为止,宜山东布艺印染工作室已经拥有250多名员工。

谈到未来,杨程兰计划推广侗布品牌,让枫登侗村成为传承侗族文化的“博物馆”。(结束)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