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丝绸之路文物被“云”参观公众从远处“编
时间:2020-02-06 17: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白嘉懿 点击:次
(新春走基层)大批丝路文物乘“云”串门 民众隔空“补卡”互诉“寂寥” 中新社兰州二月六日电(记者冯志军)中国有句谚语,“正月是正月前一年”。受新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春节期间被迫“关闭”的大量丝绸之路文物近日通过电脑等数字手段“云”访,与留守抗击疫情的人们交换“孤独”,分享出人意料地违背诺言的“年度文化气息”。 6日,春节假期结束后的几天,春节假期因疫情而被迫延长,在中国西北城市兰州的大街小巷“仍然很难找到一碗牛肉面”。关门和行人稀少的商店似乎比节日前的“空城”更加孤独。比这更“失落”的是文博古建,一个近年来颇受欢迎的打卡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荒凉。 石窟全景漫游展区、临摹石窟展区、精美壁画高保真复制展区、三维雕塑印刷展区、沉浸式展区.敦煌研究院利用现有的数字资源,结合二维图像和三维模型,最近推出了在线展览“莫高窟之外的敦煌艺术——数字敦煌展”,引导公众“零距离”感知精致深邃的敦煌文化艺术。 1月24日(除夕夜),敦煌研究院宣布其管辖的莫高窟、麦基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北洞寺、玉林石窟、西迁大佛洞、兰州分行敦煌艺术博物馆暂时关闭。在此之前,甘肃省博物馆精心组织和策划了许多春节期间的展览和表演,也宣布了一个“临时撤退”。 甘肃省博物馆在节后推出了“网上虚拟博物馆”,邀请公众在网上“看展览、赏文物”,并发送了博物馆的《丝绸之路文明》 《甘肃彩陶》 《甘肃佛教艺术》等“市政厅展览”以及收藏的精美文物,希望与公众分享孤独春节后的文化盛宴。 “你可以用手指触摸来欣赏敦煌艺术的美,全方位感受8000英里丝绸之路的文明,以及佛教东传的故事。”网友“笑傲风云”表示,虽然这些感官的满足感不如千里之行后的亲切感,但至少在这个“出门不出门”的季节,它们给身边的人以文化自信和抗击疫情的决心。 “我从未如此渴望春风抚摸我的脸,也从未如此渴望大自然和春天。新年应该是愉快的,令人愉快的,新年伊始,充满希望的一年计划就成了窗外不可触摸的风景。”敦煌研究院的官方微信称,柳树仍将是绿色的,桃花仍将开放,鸟儿已开始歌唱,“当春天温暖,花儿绽放,我们可以不带面具上街,花儿一起绽放。”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文物丰富。中国有16000多件不可移动文物,7处世界文化遗产和152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括以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基石窟为代表的古代壁画,以及以汉明长城和锁阳市为代表的土制遗址。(结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