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文娱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流行病”文学艺术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战争“流行病”文学艺术?

【热点观察】

新的皇冠肺炎疫情继续影响着全国人民的心灵。然而,最近有些词以“诗”的名义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首名为《仰望天空》的“诗”写道:“为了防止疫情在武汉蔓延/我在云南宜良/我在地上拦住了一个湖北小伙子/想到我家过年/像伊朗一样担心无人驾驶飞机/随时抬头看天空/看看有没有九只鸟飞过。抬头看看天空/看看是否有九只鸟飞过。”这首“诗”显然带有地区歧视性和侮辱性。另一篇在线文章《“感谢”你,冠状病毒君》将这种病毒人格化,并感谢它:“我要感谢你,关先生,因为你给我看了一颗叫——的甘露,让我团结一致!”这篇没有道德底线的文章很快引起了各界的批评。

有些违背伦理常识的词语在人们的批评下会很快腐烂,而另一些既有思想价值又有艺术价值的词语会在人们心中重生。

当担心疫区的疫情时,很多人读了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歌曲“为什么我经常流泪?因为我深爱这片土地”;当诗歌《外国的山川,同一天的风和月》在日本的援助下着火时,一首陌生而熟悉的诗歌讲述了几千年前东来东往的历史。一千年后,文学的力量直接触及人们的心灵,又一次在海上架起了一道彩虹。

新一轮肺炎疫情爆发后,文艺界迅速行动起来,用自己的作品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帮助抗击疫情。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些作品纯粹是为了“热点”来赚取流量和关注,其实质是消费灾难和剥削灾难。还有大量的诗歌和绘画漂浮在水面上,呼喊着空洞的口号,缺乏艺术性和感染力。即使是创作过程也比新闻报道快,这使得观众不知道什么叫做。这些肤浅而粗糙的文学作品不仅没有尊重人们的生活,甚至引起了这样的疑问:“现代诗歌是不是要把一个句子分成几段?”这些“歪诗”使诗歌蒙羞。它的本质不是文艺的无用,而是对文艺的滥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抗疫文学?当我们面对灾难时,人们更清楚地看到,只有真理是不可辩驳的。2000多年前孔子说过:“一句话,0103013000。岳:没有邪念。”面对这种流行病,“天真地思考”就是要拥抱一颗真诚的、孩童般的心,热爱生活和文学创作。在《诗》中,作家加缪也用小说中人物的话来表达人类面对灾难——的选择:“你有没有考虑过走哪条路才能实现和平?”“思考意味着同情。”

一流的文学作品往往不以实用为目标。面对灾难,基本的道德底线是不消耗痛苦,也不利用痛苦。有了同情和同理心,我们就能分担同胞的痛苦。有了同情和移情的能力,让我们更加细致入微,感受他人的感受,我们就能发现诗歌、舞蹈、音乐.文学和艺术是表达人类情感的最佳方式。捍卫常识不仅是对人的尊重,也是对文学和艺术的尊重。我们对文学艺术作品有很多高要求,但它们不是架子上精致的装饰品或装饰品,也不是专业作家和艺术家的特权。

几天前,一段视频在网上流传:在武汉广场医院,几名来自新疆的医务人员与患者一起表演新疆舞蹈。没有灯光,没有服装,没有舞台道具,我们甚至看不到穿着防护服的舞者的脸。对于医务人员和跳舞的病人来说,舞蹈可能是为了锻炼身体和放松,但在屏幕的另一端,我们显然被美丽的——所感动,这是一种舞蹈艺术,几乎剥夺了所有的附加形式,但当音乐响起时,手在跳舞,脚在跳舞,它产生了一种跨地区和跨种族的交流,舞者和观众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坚韧和活力。“天地之伟大呼唤生命”。如果

回到最初的问题,在这场与病毒的战斗中,我们需要文学和艺术吗?换句话说,面对任何苦难,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和艺术?人们在新闻报道中获取事实,在专业分析文章中澄清认知,回归理性,而文学艺术则诉诸人类情感,调和感性与理性,保护人性的光辉。当他们履行自己的职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时,我们将沿着追求真善美的道路前进。为什么我们需要文学和艺术?这也是蔡元培一百年前提出的“美育”主张。以文艺教育为主要途径的美育是一种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面对灾难,诗人用语言筑起一座大坝来阻止遗忘。画家用视觉语言将今天的悲伤和真爱凝固成永恒的瞬间.可以说,我们并不需要文学艺术,而是迫切需要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来培养生命意识,建立情感意识,建设精神文明。

文学作品越人性化,我们的反应就越深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是不朽的,所以当全国人民都在遭受心脏病的折磨,当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都在争先恐后地帮助湖北时,人们会想到那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的经典文学艺术作品,如艾青的《鼠疫》。

(作者:陈雪)

[编辑:方家梁]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