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文娱 >

以毒攻毒疫苗的传奇史

目前,人类对付这种病毒有三种方法。首先是一些公众熟悉的公共卫生措施,如消毒、通风、清洁等。这有助于阻止病毒的传播,并且不会为病毒的生存提供土壤。第二种是抗病毒药物,它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的病毒,但必须在患病后的治疗中使用。第三是开发疫苗。

什么是疫苗?疫苗是通过人工减毒、灭活或使用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体、病毒等)的转基因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活性免疫制剂。)及其代谢物。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接触到这种无害的病原体时,免疫系统会产生某些保护性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内的免疫系统会跟随其最初的记忆,产生更多的保护性物质来防止病原菌的破坏。

疫苗有多重要?当艾滋病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肆虐了25年后,当地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下降了整整20年。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开发出与艾滋病相关的疫苗.在这个时代,疫苗经常成为公众批评的目标。上述例子可能提醒我们疫苗在20世纪人类预期寿命的巨大增长中发挥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疫苗的开发和改进是人类的史诗,是科学和工业的传奇。人类已经逐步战胜了狂犬病、脊髓灰质炎、乙型肝炎和黄热病.在《疫苗的史诗:从天花之猖到疫苗之殇》,让-弗朗索瓦·萨卢佐不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还回答了有关疫苗制造、疫苗成分和艾滋病疫苗开发的问题。法国病毒学家萨卢佐曾主持抗病毒疫苗的生产,目前是世界卫生组织的顾问,负责向许多发展中国家传播疫苗研发技术。当然,这本书并没有回避关于疫苗的争议,比如乙肝和麻疹疫苗,这些疫苗被认为会导致多发性硬化症和自闭症。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极尽曲折的诞生

2009年8月,中国宣布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临床研究结果。在欧美等制药巨头之前,中国以创纪录的时间研发出了H1N1流感疫苗。这是一种高度安全的灭活疫苗,不是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是两种类型的疫苗。减毒活疫苗的优点是接种后可以在人体内连续繁殖。许多疫苗具有相对持久的效果,只需要注射一到两次。麻疹、水痘、腮腺炎和其他疫苗都是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有不同的原理,即使用各种方法(如加热)来防止这些病原体在人体内繁殖,如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和甲型肝炎疫苗。这些疫苗相对容易制造,不需要改变病毒,只是杀死病毒活性。然而,它的缺点是它产生的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毒不会扩散,这需要多次接种。疫苗有一个非常曲折的诞生过程和传奇的历史——,尽管它的研发历史只有几十年。

与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细菌不同,病毒体积小,只有在1940年电子显微镜发明后才能观察到。此外,细菌可以培养,但病毒不能独立繁殖,这导致病毒学远远落后于细菌学。到20世纪30年代,人类只开发了几种病毒疫苗,如天花疫苗。

阻碍疫苗大规模生产的最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疫苗需要使用动物作为捐赠者。天花疫苗是在小母牛的肋骨中制备的。狂犬病疫苗取自绵羊大脑。疫苗之父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在开发天花疫苗的过程中发现,将病毒从人体中取出并“植入”到下一个人身上,很容易导致其他疾病的大规模传播。所以人们开始从动物身上思考方法。

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人员将只在灵长类动物和蚊子之间传播的黄热病病毒传播给老鼠,然后传播给受精卵。病毒不同于细菌

人们可以尝试用各种动物来一个接一个地测试,看看毒性是否减弱,但起初,当细胞培养技术还没有发展起来时,人们只能一点一点地从动物身上提取病毒,这是一个残酷的过程。在书中,作者详细描述了牛痘感染牛的过程:“首先,剃掉小牛的肋骨,清洁疫苗接种区域,并在上面留下许多划痕。之后,用痘苗病毒溶液涂抹该区域。一定要小心摩擦裸露的皮肤,以确保病毒渗入伤口。到第五天,病毒已经开始大量繁殖。此时,小牛的肋骨需要再次消毒,用于制备疫苗的——个淋巴、焦痂和皮肤组织用刮匙去除。这种粘性物质是疫苗原液。”总之,在活体动物中培养疫苗的过程充满了偶然性,很难保证质量和无菌环境,而且数量更少。

给疫苗盖个玻璃房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疫苗出现了质的飞跃。细胞培养技术是从生物体中取出组织,将它们放入无菌实验室进行培养,用玻璃和其他实验器皿为它们建造“房子”,让病毒在“房间”中一个接一个地生长,并测量每个“房间”中病毒的数量(以前,需要几十只动物来测量病毒的数量)。猴肾脊髓灰质炎疫苗就是这样批量生产的。这是现代疫苗科学的一个里程碑。

但它并非完全没有风险。首先,它要求每年“牺牲”成千上万只猴子。其次,猴子可能携带其他病毒并感染人类。1967年,贝尔格莱德和法兰克福的制药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了一种神秘的疾病,导致7人死亡,他们都曾接触过从乌干达进口的猕猴。这批长尾猴子是为制造疫苗而准备的。患有这种疾病的人首先发烧,然后出血,然后死亡。这种病毒后来被命名为马尔堡病毒,非常类似于可怕的埃博拉病毒。当时公众哗然。

随着科学的发展,二倍体细胞培养和转化细胞培养再次引发了疫苗领域的革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猿猴非整倍体细胞替代品。1980年,梅里奥特研究所建造了一座专门用于疫苗生产的新建筑,吸引了世界各地制药机构的参观。很快,这座大楼生产了3000万份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2007年达到1亿份。脊髓灰质炎疫苗已成为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的第一种疫苗。

工业化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仍处于边缘状态,全球制药行业的营业额不到5%。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疫苗才成为世界主要制药公司关注的焦点,这有着不可避免的经济原因。一系列高价新疫苗,如21世纪初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给制造商带来了一年10亿欧元的营业额,引发了疫苗行业的轰动和变化。一方面,高质量的疫苗已经成为稀缺商品,使得人们蜂拥而至。许多大型制药公司已经开始建立独立的疫苗实验室。另一方面,人们开始意识到疫苗的大规模普及给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带来的巨大变化。非洲最贫穷国家的疟疾研究证明,健康水平的提高对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鸡蛋撑起疫苗半边天

然而,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一些由动物制成的疫苗,如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季节性流感疫苗,另一种是特异性流感疫苗,称为大流行性流感疫苗。对于季节性流感,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流感中心将跟踪流感病毒,在此期间收集的病毒株将被送往世卫组织研究中心进行分析,以筛选出当年的疫苗株。这些菌株被提供给制造商,主要制药公司开始生产季节性流感疫苗。

受精卵被用于生产流感疫苗,所以问题出现了。当流感遇到禽流感时,作为疫苗原料的鸡蛋会受到污染吗?如果大量的鸟被扑杀,有足够的蛋来制造疫苗吗?对于一些流感疫苗来说,一个鸡蛋可以制成疫苗。

这本书描述了用鸡蛋制造疫苗的过程。事实上,原理并不复杂:首先,将鸡胚放入培养箱中,孵化至第10或11天时,用专用照明设备确定胚胎位置,取出部分蛋壳,用针管将含病毒物质注入蛋壳,然后用玻璃密封蛋壳,涂上石蜡,将鸡胚再次放回培养箱中。1930年,一些科学家探索了这种方法,但并不容易实现。首先,当时的技术很难实现无菌操作。其次,人们不确定病毒是否真的能进入卵子并繁殖。后来,研究人员逐渐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这一意外发现对疫苗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病毒已经被证明能够在鸡蛋中培养。到目前为止,鸡蛋仍然是许多通用流感疫苗的原料,如麻疹或腮腺炎疫苗,这些疫苗容易感染儿童的许多传染病。用作者的话说,“鸡蛋能撑起疫苗的半边天。”

作者在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从事疫苗生产14年,以现代微生物学创始人巴斯德的名字命名。从最初使用培养瓶在培养板上生产疫苗到在容积为1500升的生物反应器发酵罐中大规模生产疫苗,疫苗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在短短十几年间取得了快速进展。

关于疫苗的安全性也有很多争议。法国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提出抗议,认为其开发过于仓促,将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副作用。自从疫苗被决定制备并投放市场以来,仅仅过了五个月,它所引起的副作用仍然无法解释。然而,许多专家仍然认为,战斗总比不战斗好,正如作者引用流行性感冒领域的著名教授埃德温·基尔伯恩的话:虽然不接种“狼”疫苗是浪费精力,但当“狼”来了,总比不接种好!

人类对流感疫苗的研究仍在继续,希望开发一种新的疫苗,可以“超过一个敌人”。真的有“通用”疫苗吗?我们不知道,但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开始了这项研究。陈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