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探索2000年前的“地宫”
时间:2020-03-17 09:00 来源:未知 作者:叶攀 点击:次
进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探索“地下宫殿”(你不知道的一流博物馆) 3月11日,“云游博物馆”特别直播在“南方”客户举行。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副馆长林冠南带领观众“深入西汉南越王墓,看看千年墓是如何消毒防病的”。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是在南越王墓基础上修建的文物博物馆,于1988年对外开放。博物馆建在古墓周围,建筑面积17400平方米,由综合展示楼、古墓保护区和主展示楼组成。博物馆的外墙以陵墓石室的材料为模型,并覆盖红色砂岩,反映了岭南典型的现代建筑风格。博物馆主要展示南越王墓的原址和出土文物。此外,还有一个由杨永德和他的妻子捐赠的陶瓷枕头的特别展示。2008年,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被命名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参观古墓的独特经历 南越王墓的诞生是20世纪80年代轰动一时的重大考古发现。 1983年6月,广东省政府基建部门在越秀区香岗山开工建设。当推土机挖掘公寓大楼的墙基时,巨大的平板石块暴露在地下。项目负责人立即联系了文物部门。经过3天的调查,到达现场的专家们初步得出结论,——是南岳时期西汉时期的一座皇家陵墓。 在随后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在墓主人的胸部和胸部发现了一枚龙纹“文星Xi皇帝”的金印。据史料记载,南越第二代国王生前自称“文皇帝”,私铸印章,死后葬于墓中。专家由此得出结论,墓主人是赵旭,赵佗的孙子,南越第二代国王。“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发现的最大的汉代画像石墓。”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长王伟说:“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作为一个建立在古墓葬遗址上的遗址博物馆,在全国数以千计的博物馆中是独一无二的。观众可以参观汉朝王子的陵墓。这种经历是独一无二的。” 墓顶覆盖着一个模仿陵墓形状的桶形玻璃采光棚,象征着汉代帝王陵墓的桶形围墙。进入墓室入口,前室门上的红黑色卷云图案隐约可见。该墓由番禺莲花山古采石场的750多块红砂岩组成。整体布局像一个倒置的“石”,面向南,分为前部和后部,由一个石门隔开。墓前(南)是前室、东耳室和西耳室,相当于宫廷大厅、宴会厅和储藏室。墓室的后(北)是主墓室、东墓室、西墓室和后墓室,分别是墓主室、妾室、仆室和储藏室。整个大墓占地约100平方米,仿佛是南越王宫殿的缩小版。 王伟介绍说墓室非常豪华,里面的东西应有尽有,包括轻丝和彩丝,金车和宝马,铃铛和铃铛,山珍海味,还有15位烈士。由于南越国王的陵墓从未被发掘,所以保存完好,出土了一万多件文物,反映了2000多年前南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在南越珍宝收藏馆里很罕见 参观完古墓保护区后,我来到了主展示大楼。展示楼的地下楼层由金字塔形的光棚照明,这与墓盖斗的光棚不同。在建筑的北面矗立着一根玉权杖,它代表着墓主的高贵身份。东西两侧的墙上刻有船纹浮雕,再现了出土文物“博”上的图案 除“文星Xi”金印外,南越王墓还出土了2枚金印,占汉代迄今发现金印数量的1/4。此外,还有其他20种皇家印章,包括铜、玉、水晶、玛瑙、绿松石和象牙等6种材料。“这些皇家印章和他们的印章为判断墓主和烈士的身份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它们也体现了南越独特的用印制度,在南越历史研究和汉越融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王巍说道。 丝线玉衣也是南越王墓中的代表性文物。这套玉衣穿在墓主人身上,全长1.73米。它由2291块玉石制成,由丝线和亚麻布制成。它包括头饰、上身衣服、袖子、手套、裤子和鞋子。出土时,用玉衣织成的丝线和亚麻布已经腐烂,玉片散落一地。现在人们看到的展品经过了专家三年的修复。 "考古学家在全国各地发现的玉器不少于50件,大多是由金、银和铜丝编织而成的玉器。南越国王赵旭的玉衣是考古发现的唯一一件完整形状的丝线玉衣王维介绍说。 在“梅御大官”单元,一个刻有龙凤图案的玉佩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在玉佩的内环有一个高高的游龙。外环的凤鸟站在龙的爪子上,姿态优美。它的头冠和尾巴延伸到卷云中,填满了两个环之间的空间。凤鸟回头看着龙,似乎轻声低语,表达了龙和凤的美丽含义。王告诉记者,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徽记设计就是来自于这件文物。 展览还可以看到铜和铁武器、铁农具、餐具、青铜乐器等。生动地反映了两千多年前岭南地区的生产和生活。从墓中出土的大量麻雀遗骸中,可以看出南越国王有饮食习惯。炊具,如烤箱,煎锅,水壶和甑反映了南越烹饪方法的多样性。“赫斯”文物具有非凡的价值 在西汉时期,广州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和商品集散地。南越国王墓出土的许多文物都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反映了当时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盛况。 “这是汉代墓葬中出土的唯一一个角形玉杯,也是国家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之一。”王指着一个造型独特、雕刻精美的牛角形玉杯对记者说。它是由整块蓝白色的硬玉雕刻而成,有犀牛角形状,椭圆形的嘴,优美的线条,装饰图案主要是卷云图案。它集圆雕、线雕、浅浮雕、高浮雕等雕刻技术于一体,杯口下缘还雕刻有尖喙兽。这种玉杯不同于中国同时期的玉器,在形状、装饰和使用上与西方的莱铜杯相似。因此,一些专家认为,这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后文化交流的产物。 “海上航行”单元展示了一个从南越国王墓主棺室中出土的扁平球形银盒子。盒子的主体和盖子有相对交错的蒜瓣图案,非常独特。“它是通过敲打制成的。工艺、装饰和造型具有古代西亚和波斯金银器皿的特点。专家认为这可能是海外进口。”王维介绍说。当银盒子进入中国后,工匠在盖子上焊接了一个盖子按钮,并在盒子底部增加了一个铜环脚。出土时用作装药丸的药箱。 来自西亚或红海的珍贵乳香、五个具有典型西方特色的原始非洲象牙和金块金花球茎(装饰品)也在南越国王的墓中被发现。大型船舶的水密舱结构清晰可见于船舶的波纹铜吊桶上,反映了当时高超的造船技术。所谓的w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北京丰台重塑鲁文形象
- 下一篇:第四季的第一集“看字如脸”可以被称为“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