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文娱 >

到2020年黄河文化等文物保护成果将惠及内蒙古人

新华社呼和浩特3月18日电(记者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文化旅游工作会议18日召开。内蒙古自治区文化旅游厅副厅长李晓秋表示,到2020年,内蒙古将有更多的文物保护成果惠及公众。

他所说的文物保护成就包括黄河文化、长城、廖尚敬等。

据报道,内蒙古文化旅游部将于2020年实施黄河文化系统保护工程,做好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推广工作。公布内蒙古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启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筹备工作。

内蒙古将继续推进廖尚敬、祖陵等重点文化遗产的应用,组织对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重点文物的维护和保护。办好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和契丹辽博物馆。推进革命文物的集中保护和利用。

内蒙古文化旅游部将重点关注文物安全风险,如法人违法活动、抢劫盗窃、火灾事故等,加强文物安全监管。推进馆藏珍贵文物环境保护工程的实施。配合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工程开展考古调查。

与此同时,内蒙古也将启动中国、新疆、蒙古三国联合申报世界遗产,并推动巴林右旗格斯特勒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也在议程上。

记者了解到,2019年,内蒙古汉民遗址、昆都仑赵遗址、白塔火车站遗址等8处文物入选第八批国家保护单位。内蒙古革命历史博物馆、契丹辽博物馆等特色博物馆建设稳步推进。内蒙古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天骄蒙古》荣获2018年全国十佳博物馆展览优秀奖。组织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和教育活动,包括“流动的博物馆”,以使文物活起来。(结束)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