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文娱 >

古代线粒体基因组证实了5200年前青藏高原人群对

古线粒体基因组证实了5200年前青藏高原人群对现代西藏的遗传贡献

新华社拉萨3月20日电(记者春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维信公开号20日发布了一份科研报告。《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年3月18日发表的一篇网上文章指出,中国科学家与科学考古学家合作完成的5200年至300年前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祖先线粒体全基因组的研究成果,证明了5200年前青藏高原人群与现代西藏人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母系遗传联系。

文章指出,该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古生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傅课题组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兰州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合作完成的, 四川大学考古系、复旦大学文物博物馆系、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这是5000年前首次对青藏高原人群线粒体基因组的系统研究,填补了先前的研究表明,——个大麦,一种大约4000年前的耐寒作物,被引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并在3600年前被接受为主要作物,是古代人能够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大部分地区定居的原因。此外,另一项研究发现,自3150年前以来,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人口一直持续生活在那里(遗传连续性)。

然而,在这些研究中仍有一些未回答的问题:农作物的传播是否涉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低海拔的古种群和高海拔的古种群之间有什么遗传关系?他们对今天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们做出了什么样的基因贡献?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将67个古代青藏高原人群的线粒体基因组按地区和海拔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高海拔组和青藏高原东北缘低海拔组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母系遗传联系。

与此同时,研究发现两组古代人与今天的藏族人拥有最多的单倍体群体,揭示了古代青藏高原人与今天的藏族人之间密切的母系遗传关系, 反映了在青铜时代农业传播的背景下,少数人从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迁移,以及此后一段时间内人口在高海拔地区的扩张,高海拔和低海拔的古代人为现代藏族人口贡献了一些母性基因。

为了进一步探索古人对今天的藏族人的遗传贡献,研究人员同时采用了模拟分析和机器学习。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古代低海拔和高海拔人群的母系遗传贡献外,今天生活的藏族人还获得了其他母系遗传成分。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