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莫斯科一条通向远方的线
时间:2020-03-26 17:05 来源:未知 作者:刘欢 点击:次
周总理视察中南海电信局电话控制台 赵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满足政治、军事和外交的需要,迫切需要打开一个国际交流的大门。因此,它很快与苏联、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开通了无线电报和电话服务。然而,无线电通信很难满足保密的需要,并且很容易失去保密性。 临时专线解了燃眉之急 1950年1月,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赴莫斯科与苏方会谈。在此期间,邮电部副部长兼军事委员会电信总局局长王政突然收到一封来自莫斯科的电报。周总理想直接打电话给在北京的卢·和李克农,讨论重要问题。 当时,北京的通信情况是,电信线路已经完全被毁,尚未完全恢复。本地电话很少,国内长途电话很难接通,更不用说国际长途电话了。即使长途电话勉强接通,一旦转到城市,质量也无法保证。通话过程中双方都需要大喊大叫。不能允许周总理在莫斯科大喊大叫。这不仅有损国际形象,也不能被保密。我该怎么办? 为了完成总理布置的任务,王政与业务技术人员讨论并决定了一个计划:在北京市长甸区南部局选择一条长途线路进行突击整改,并通过华北军区和沈阳线将电话接到边境。长途电话从运营商直接连接到机房旁边的房间,作为临时的电话室,完全脱离本地电话系统。一条临时安全的国际长途线路就这样开通了。 卢·和李克农来到南方局,在临时电话亭与周总理进行了交谈。活动结束后,领导们反映声音质量很好。这是北京和莫斯科之间第一次通过有线线路直接通话,但这条线路毕竟是一条临时专用线路,不能长时间使用。快速建设从北京到莫斯科的直拨电话线路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确定建设北京-莫斯科万里长话 1950年2月14日,中国和苏联政府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此同时,在周总理的领导下,中国邮电代表团与苏联邮电部签署了《建立电报电话联络协定》号协议,决定在北京和莫斯科之间建设一条直接通信线路,以满足两国交流的需要。 这条横跨亚洲和欧洲的国际电话线路总长超过12000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固定电话电信线路,使用架空开放线路。中国境内全长2478公里,从北京经山海关、锦州、沈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和海拉尔到边境城镇满洲里,然后越过边境与苏联远东交通线相连。 根据施工要求,该线将开通两对三向承载铜线。所谓三信道载波,是指利用载波技术在普通线路上增加3路电话,一对线路可以同时传输4路电话,两对线路可以同时满足8路电话的通话。北京长途电信局负责北京至沈阳的电信公司的安装和测试以及整条线路的开通。邮电部组织了几个工程队来分段修建这条线路。该项目于1950年5月正式启动,要求全线在年内开通。这个任务很难想象。 “创业和打许多仗是很难的”。全线最困难的任务是东北段。在这个国家的东北部,2400多公里的路线中有1900公里。大多数可以使用的旧路都在解放战争中或被土匪破坏了。因此,其中大部分需要重建。为此,东北邮电管理局将此列为今年压倒性的中心工作,成立了9个施工队,每队30至50人 冬季过后的11月,几个施工队穿过萨尔托水患区,赶往修复这条线路的哈尔滨至齐齐哈尔段。常年有积水,工人们不得不在齐腰深的水中工作。那时,没有水上作业的防护设备,已经是冰雪季节了。工人们赤脚冲进水中。他们受不了寒冷。他们上来擦干身体,穿上棉裤,喝了几杯酒,烤了火,然后下水工作。 当时,没有现成的建筑机械,一切都要靠人力来完成。当长春-双城和长春-铁岭路段正在建设时,正是12月份,东北地区正在滴水成冰,气温已经降到零下30摄氏度以下。一个工人一天只能用一个丁字镐在一个3英尺的冻土上挖一个电杆坑。这通常是一个很难的选择,只有拳头大小的冻土被挖了下来,但老虎的下巴裂开了。如果你在穿线时不戴手套,你的手在接触电线后会被一片皮肤卡住。通过这种方式,工人们仍然坚持工作,并最终如期完成了在这将近400公里的冻土上修建一条新的道路。 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简陋的建筑设备不是主要困难。与它们相比,技术难度更大。经过反复设计和实践,专家和技术人员克服了长距离串扰、线路测量、弧垂设置等大量技术难题,确保了施工进度如期进行。东北地区的邮电、林业和铁路部门也在铜线和木杆的供应和运输方面提供了充分的合作,以便及时完成这条国际线路。 1950年12月12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第一条有线国际电话线路——北京-莫斯科线路正式开通,成为当时欧亚大陆最长的有线载波线路。这条线在连接到苏联远东线时,立即畅通无阻。为此,邮电部向所有参与国际电信线路建设的员工颁发了“1950年恢复纪念章”。 这条国际电话线承担了我国对外联系的重要任务。通过苏联,它到达了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条国际电话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周总理在会上指出,中苏国际电信线的建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项重要成就。 [编辑:刘欢]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三月三日上思节修复不需要的东西和流动的杯亭
- 下一篇:敢爱敢恨才女卓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