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时评 >

江西省各地克服疫情困难采取线上线下措施帮助

一端与贫困地区和穷人相连,另一端与广阔的市场相连。消费扶贫的最大特点是利用市场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过程。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的突然爆发对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和贫困人口增收的不利影响,包括省扶贫办在内的10个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江西省消费扶贫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过网上送货和网下销售等方式,消费扶贫政策的红利将不断释放,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人口克服困难的信心将增强,全面战胜贫困的决战将打响。

迎接大商人的网下交易会

3月14日,玉山县下塘乡在吕范村举行了一次大型农产品购销活动,销售大米、芋头、萝卜、红薯粉、火鸡、鸭肉、牛肉等30多种产品,价值12万元。农产品来自46个贫困家庭和3个扶贫工业合作社。

“多亏干部们帮我联系市场,芋头卖难的问题解决了,否则今年的春耕生产就没有资金了。”贫困家庭的刘手里拿着一大把钞票,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春节期间,高安市许多扶贫产业基地出现了大量的蔬菜滞销现象。"看到手头有大量订单,我就不能把它们发出去。"胡汉润是该镇鹿尾村的一户贫困户,他告诉记者,镇政府已经在该市的大型超市设立了专门的扶贫蔬菜销售区,这些蔬菜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兑现。

在疫情期间,穷人的劣质农产品影响了各级干部的心。前几天,德兴市举办了一个扶贫交易会,会上展示了山茶油、土产蜂蜜、干木耳、茶叶、手工筐等土产。这些都是当地扶贫干部在逐一了解贫困家庭农产品销售情况后收集的,在交易会上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

3月中下旬,在我省各地举行了网下交易会。从促进贫困户收入入手,通过帮扶单位的引导和带动、展示平台的推荐等方式,拓宽了贫困户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助了贫困人口增收。在村干部的帮助下,一群群的“扶贫鸡”和“扶贫蔬菜”被卖到城市的政府食堂,摆在市民的餐桌上。在春节消费大潮中,餐桌上有许多来自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消费扶贫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网络干部成为爆炸

3月15日上午,江西省“百县千品”消费扶贫活动在各县(市、区)展开。各县区的领导、一秘和年轻干部都在为扶贫产品代言,并在直播平台和朋友圈上帮忙推销。

“亲爱的宝贝粉丝们,我很高兴能像承诺的那样在我们乐平市扶贫淘宝工作室见面。”同一天,在徐志军乐平市红岩镇香家庄公园,乐平市委常委变成了一个“推销员”,把商品带到了网上。他向全国各地的网民推荐了15种特色农产品,如毛哲红糖霜和手工面粉,并在现场试用。

“这里是金油菜田,另一边是稻虾田。我们的农产品来自这样的绿色环境。”鄱阳湖县在乐丰镇的稻虾养殖业扶贫基地设立了一个直播演播室。县领导带着网民到现场抓虾,观看直播的油菜花。

在余干县,为了解决贫困户的农产品滞销问题,村一秘动员亲朋好友利用网络平台,在微信朋友圈里悬挂贫困户的鸡蛋和红薯出售,下班后用私家车送货上门,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微商之旅”。

投北第一书记李伟明

“通过消费减贫将防止贫困地区的贫困因疫情而回归贫困。”业内人士表示,从长远来看,与“输血”式扶贫相比,消费扶贫可以激发穷人的内生动力,不仅可以为农民打开市场,还可以提高平台的收入,实现双赢。

省扶贫办副主任卢文舸表示,今后我省将规范这种直播形式,不断完善扶贫产品展示窗口和销售渠道建设,充分发挥消费扶贫惠民功能,帮助贫困家庭稳步增收脱贫。(徐利明)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