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间与现代历史意识的重建
时间:2020-03-30 11:05 来源:未知 作者:田博群 点击:次
何谓历史时间 历史时间是目前西方史学理论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和讨论。历史时间不能从字面上理解为时间的历史研究。时间的概念被放在一个历时的背景下来考察它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它也不是对时间的共时研究,即探索不同地区或文化传统对时间的不同理解;同样,它也不是历史社会学或社会时间史的研究,如对时间的社会内涵、时间与权力的关系等的分析。所谓历史时间主要是研究时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背后所反映的历史意识的变化。 人们普遍认为,“历史时间”的问题主要是由德国历史学家莱因哈特·科斯勒克尔提出的。虽然科斯莱克没有给历史时间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从他的许多论述这个问题的论文中可以看出,历史时间指的是过去和未来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科尔塞勒克在他的收藏《过去之未来:历史时间的语义学》中指出,他想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过去和未来的时间维度在给定的现在中是如何联系的?”它涉及这样一种假设,即当区分过去和未来,或(人类学)经验和期望时,有可能把握历史时间之类的东西”。 为此,科斯莱克提出了“体验空间”和“期待视野”两个概念来分析过去与未来的关系。Koselek认为体验空间代表过去,而期望的地平线指向未来。在现代社会之前,人类的经验空间处于一种连续的状态。过去不仅是现在的参考,也是处理未来的方法和例子。因此,未来是固定的和可知的,人们不会期望太多。然而,自18世纪以来,以法国大革命为代表的一系列事件继续冲击着这个以过去为中心的时间系统。过去的经验不再对现在和未来有指导意义,人们把希望和期望投射到新的未来。过去经验的空间和未来期望的地平线因此而断裂,历史时间在这个断裂中诞生。它指向未来,代表一种面向未来的时间意识。 法国历史学家弗朗索瓦·阿托格受科尔塞勒克的影响,提出了“历史系统”的概念,试图阐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在阿图格看来,历史体系是指人们生活和服从的强大的时间秩序,它分为三种类型:古代、现代和现在。其中,古老的历史体系是由过去引导的,这与科尔塞勒克所说的“经验空间”相对应。现代历史体系是面向未来的,由此产生了“期待视野”。奥尔特对科塞莱克“历史时间”理论的推广在于,一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现在的历史系统”的概念,并用“现代主义”来概括它,即现在取代过去和未来,成为人们行动的唯一参照框架,构成了人们今天的时间体验;另一方面,人们不得不反思每个时间系统的缺点。他们不希望人们沉浸在过去的经历中,也不希望人们停留在现在并停下来,也不希望人们专注于发展而忽视其可持续性。相反,他希望人们能够协调不同时间系统之间的关系,找到一个可行的方案。 历史时间与历史意识 科尔塞克尔“历史时间”概念的背后,实际上是历史意识的变化。正如科尔塞勒克所指出的,期待视野的出现意味着对经验空间,即过去的放弃。这显然是一种典型的现代历史意识,其特点是进步主义和未来主义。进步主义表达了一种强烈的信念,即今天比昨天更好,而未来主义是进步主义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它强调对所有价值的判断和重新评估应该以未来为导向。换句话说,不管过去或现在发生了什么,一个更好的未来是人类历史的方向。 对于现代历史意识来说,过去与现在的分离是它产生的前提,也是人们摆脱历史重负、面向未来的前提。科塞莱克用体验空间的失败来解释过去与现在的断裂,但他更关注个人或集体的日常体验。另一方面,奥尔特从政治事件开始,强调社会秩序的变化对人们时间体验的巨大影响。阿图格认为法国大革命是现代历史体系的开端,因为它在改造旧的和创新新的方面具有前所未有的特点。他特别以夏多布里昂等保皇派为例,分析了法国大革命造成的那个时代的分裂感。 1793年,流亡伦敦的夏多布里昂开始写他的处女作《试论古今革命》,试图将法国大革命与欧洲历史上的许多革命相提并论,从而证明了“天下无新事”这句古老格言的正确性,即法国大革命不是“前所未有的”,它的特点是古今革命的再现。然而,在写作的过程中,夏多布里昂深刻地认识到,革命事件的迅速发展和急剧变化是任何以往的经验都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通常,在晚上,白天的草稿被涂抹了:事件比我的笔跑得快;突然间,一场革命让我所有的比较都变得荒谬了。”夏多布里昂意识到,法国大革命催生了一个与旧的时间关系不断冲突的时代,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现代时间秩序。 如果现代历史体系与现代历史意识相对应,那么现代历史体系—— Artogh将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视为其开端——,它可以继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欧洲逐渐兴起的后现代历史意识。1989年后,冷战形成的世界格局消失了,新自由主义的主导地位似乎宣告了历史的“终结”。然而,新的国际秩序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意识形态争端让位于文明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文明冲突也在加剧。过去,属于某一群体的人的情感和身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个性的张扬,这在以满足自己为目的的消费主义中达到了顶峰。与此同时,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在加速发展。它创造了一个迅速膨胀的现在,占据了整个人的生活。在当前的历史体系中,时间的体验是瞬间的,一切都是短暂的,没有永恒的价值。甚至人们的历史意识也显示出后现代主义的分裂。作为回应,阿尔托格强烈批评现代主义的自我封闭和短视关闭了未来。 超越当下主义与现代历史意识的重建 在现代主义问题上,阿尔托格有一个生动的比喻:由于时间的巨大压缩,一个一分半钟的话题可以涵盖30年的历史。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不再对过去和未来感兴趣,而是在现代主义的时间体验中只关注现在。因此,所有人类活动和行为都是由当前的价值观来衡量的,与未来无关。在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对全人类构成威胁之前,现代主义的这一缺点近年来尤为严重。这是因为环境和生态的消耗完全是关注眼前利益和透支人类未来的表现。 伴随着现代主义的是寻求回到过去的历史意识的悄然复兴。近年来全球民粹主义的复苏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民粹主义拒绝全球化,强调国家利益的优先性。它希望回到过去,回到一个国家历史上最强的时期。这种以过去为导向的历史意识的再现,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现代主义的不满和挑战,但它走了一条极端的道路。 今天,在现代主义和复古历史意识的双重冲击下,人类面临着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既不能沉湎于现在,也不能避免回到过去。从某种意义上说,重塑现代历史体系或面向未来的历史时间意识仍有其价值。因为只有以未来为坐标,人类历史才能有明确的方向感。只有在这个面向未来的时间框架内,人们才能有效地思考重大问题,消除长期困扰人类的不确定性。 当然,现代历史意识的重建要求我们同时考虑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在它们之间达成微妙的平衡,而不是关注某个时间维度。只有这样,人们才能考虑到经验(过去)、期望(未来)和兴趣(现在)的合理性,从而使通向未来的道路和创造历史的过程更加开放和多样化。这也许是历史学家在实践中最大的历史价值。 (作者:张旭鹏,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主编:田伯群]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声无绝人之路——汉魏五言诗的经典重塑
- 下一篇: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