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文娱 >

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论语》

陈小云没想到会告诉女儿《论语》是他自己的事情,无意中促成了一部畅销书。在过去的12年里,从《教女儿学〈论语〉》年到《给孩子讲〈论语〉》年,这些作品共出版了10多万册,并悄然成为该领域的畅销书。

时间可以追溯到2004年。陈小云偶然发现她正在读小学的女儿在家背了一篇中文课文,她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背了一篇300到500字的课文。他认为这样好的记忆比记忆那些很快就会失去意义的课文要好,比记忆那些20年后对她来说仍然有意义的东西要好。

但是要带什么呢?经过几个月的搜寻、筛选和挣扎,陈小云脑海中最后留下的是《论语》。陈小云和他的女儿“同意”:每天花半个小时;一次读一章;每一章读20遍后,正式背诵。在每天阅读之前,简单地解释和讨论一下意思。一年内完成。

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训练他们的思维,他引导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出乎意料的是,在讨论过程中,他的女儿还会不时地评论《论语》中的一些人物和引文,并提问。其中一些非常有趣,而另一些则出乎意料。在传统的注释中没有答案。陈小云不得不考虑如何回应,这也迫使他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部诞生于2500年前的经典作品。他发现那些看似随意的评论随着时间流逝而丢失是很遗憾的,所以他选择把它们写下来,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如果他写了一本书,以父女对话的形式解释《论语》,他肯定会展示一个不同的视角。

在一次聚会上,联合出版社的梁光宇总裁碰巧坐在陈小云旁边。他漫不经心地问起陈小云的写作计划。当梁光宇听说他要写一本书,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论语》时,他的眼睛亮了,立刻鼓励他出版。

手稿完成后,陈小云被命名为《教女儿背〈论语〉》,意在强调经典,如《论语》。不把它们读好就像是徒劳的阅读。梁光宇读完之后建议把“被”字改成“学”。

“我记得他当时说了两个理由:第一,从文化层面来说,单词‘教’和‘学’正是《论语》的核心和精髓;其次,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有“背”《论语》需求的读者数量毕竟是个小数字,更多的读者需要“学习”。”陈小云回忆说,梁光宇的变化使人豁然开朗。他在第一版的后记中写道:“虽然这本书的书名是《教女儿学〈论语〉》,但‘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先学后知不足,先教后知困难。对于《论语》,也许永远都是一样的。"

由于《教女儿学〈论语〉》独特的视角和形式以及出版社的有效推广,该书赢得了众多读者的肯定,第二版也于2015年1月推出。2019年5月,第二版被修订并更名为《给孩子讲〈论语〉》,并从一卷分成四卷。新版再次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

陈小云说,他希望这本亲子读物能够引导孩子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将学校事务和你周围的事物结合起来,拉近与经典作品的距离,并运用你所学。

张振声

[主编:田伯群]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