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数字化进程加快展厅搬到网上享受收藏
时间:2020-04-06 09:03 来源:未知 作者:房家梁 点击:次
展厅搬到网上享受收藏 博物馆数字化进程加快(文化脉动) 本报记者王珏 最近,“旅游博物馆”成了博物馆界的热门词汇。在预防和控制新皇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封闭的博物馆利用“云”来发布藏品、介绍展览和开放在线展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当前,数字博物馆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旅游博物馆” 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欢迎大家收看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现场直播。这是新的“我对”博物馆第一次开放,重量级的国宝即将揭幕……”这是三星堆博物馆的现场直播。工作人员手持三脚架头跟随解说员拍摄,解说视频通过5G网络传输到直播平台,成为新皇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博物馆的独特景观。 近年来,中国各大博物馆加快了数字化建设。中国国家博物馆前副馆长陈履生表示,博物馆建立数字资源库、利用“云”发布藏品、推出展览和开放在线展厅,都是伴随新互联网技术兴起的传统方式。近年来,人们将这种形式的网络称为“在线博物馆”——,这不仅扩大了博物馆的专业范围,也适应了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扩大了受众和社会影响。在新的肺炎疫情防控时期,博物馆数字化得到了很大发展。 为了预防和控制新的皇冠肺炎疫情,国家文物局通过新媒体和虚拟现实满足了观众对在线展览的需求。在国家文物局网站“博物馆在线展示平台”上,观众可以观看“十佳精品展”、“历史课”、“艺术课”、“自然科学课”和“出入境展”等各类展览,也可以在地图上选择不同的省份观看当地举办的展览。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的一些海外中国文物展览也包括在内,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秦汉文明展”、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的“秦始皇兵马俑展”和荷兰国家军事博物馆的“成吉思汗展”,以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文化需求。到目前为止,“博物馆在线展示平台”已经收集了200多个展览。 在线直播已经成为另一种流行的“去博物馆旅游”的方式。黄河沿岸的九个省级博物馆在直播平台上推出了“镇馆之宝”,并推出了“国宝云探”在线直播。直播持续了9天,时长530分钟,吸引了1253万网民。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良渚博物馆、苏州博物馆、Xi碑林博物馆、敦煌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和中国蔬菜博物馆在内的八个著名博物馆联合推出了“云展”,吸引了数千万游客。 业内人士指出,在疫情防控期间,博物馆通过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等建立了“云展”和网上博物馆。实现博物馆展览、精品收藏、相关知识地图等内容的数字化、创意化和可视化,加快博物馆数字化进程。“云旅游博物馆”逐渐成为防疫时期的一种新的文化生活方式。 展示和互动的方式 需要更多 "待在室内参观博物馆。"据博物馆爱好者兼高中历史老师南阳说,“旅游博物馆”满足了他近距离观看展览并仔细观看的需求。它也为他准备课程和讲座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旅游博物馆”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节省时间和成本,成为流行期间公共文化服务的亮点。然而,与此同时,也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观众反映,一些在线博物馆需要更丰富的展示方式和更漂亮的设计。其他人说,网上展览可以提供更多的互动体验,并激发观众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有关人士指出,就当前数字博物馆建设而言,静态展览较多,动态展览较少。介绍越简单,解释越不深入;使用更多的传统技术和更少的最新技术。陈履生指出,博物馆应该在网上开展各种活动,以前几年完成的全国可移动文物调查中积累的数字资产为基础,向公众开放更多的收藏资源,让公众看到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不是过去看得不够仔细,而是现在可以通过网络看到一些细节;或者回顾我们以前所看到的,以进一步加深我们的理解和理解。 “旅游博物馆”并不是简单地直接将线下展览和博物馆转移到互联网上。相关方在视觉展示、展示设计、观众互动等方面都需要整体设计,都需要资金和人才的支持。目前,与一些起步较快、资金相对充足的大型博物馆相比,中小型博物馆在这一轮数字化发展中仍有提升空间。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指出,博物馆的管理和运营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科学化,特别需要一大批懂博物馆业务和信息技术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参与。由于项目周期较长,技术含量较高,智能博物馆的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和人才。 此外,王春法建议:“受诸多因素制约,我国博物馆信息化发展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社会信息化。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智能博物馆的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如果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标准和做法,那么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以及展览文物数据的应用、相互学习和知识产权授权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智能博物馆不仅仅是建立一些应用系统和多媒体展示,而是需要一个“人的应用管理”的多终端集成系统。需要在统一的标准体系下,结合各博物馆的实际情况,有条不紊地进行建设。” 创造性地领导 数字博物馆建设 敦煌研究院继续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微信、微博、网站等平台上开辟“莫高窟旅游”新模式。发布了“数字敦煌”精品线路游、“数字敦煌文化创意”等一系列在线资源,为观众搭建了一个从“零距离”感知敦煌文化的平台。敦煌研究院院长赵胜良说:“疫情对博物馆界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广泛运用新技术,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传播体系,输出更多优秀的数字传播内容,用心灵手巧呵护遗产,用5G和云计算带来的高速传播滋养社会文化。” 从长远来看,加快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将成为一种趋势。博物馆积极探索创新的数字博物馆建设,让博物馆更贴近观众。故宫博物院发起了“故宫参观”。游客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故宫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进行“深度游览”。“全景宫”栏目用高清图像记录了故宫的所有庭院。观众可以浏览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包括开放区域和暂时未开放的区域,如养心殿和中华宫。在“故宫博物院”栏目中,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深入参观养心殿的宫殿和甘龙的“秘密花园”,如兰琴斋宫。在“博物馆在线展示平台”的首页,“十佳精品展”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南昌汉代海府侯考古成果展”、“远望船只”、“延安时期从严治党”等十大精品展览,呈现统一的视觉设计和丰富的展示手段。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展览的图片和视频,还可以体验虚拟现实全景。 在网络时代,创造力更重要。与知名的大型博物馆相比,中小型博物馆可以在创意上努力,在观众方面做得很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