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词和短语时要更加小心谨慎
时间:2020-04-08 11:03 来源:未知 作者:田博群 点击:次
【文化评析】 4月2日,著名语言学家、出版家郝明建因病在上海逝世。他于1995年创办的《咬文嚼字》号出版物是中国出版业第一个纠正社会语言使用的出版物。它以对文本错误的特殊“咬”而闻名,被称为“啄木鸟”,并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语言生活。 "咬文嚼字代表了每个人在写文章时的谨慎和严谨的态度。"郝明健先生曾经这样解释过这个称谓的由来。今天,当我们悼念和怀念这位一生捍卫语言纯洁的出版商时,我们应该记住他的诚挚话语和更为谨慎的"言出必行"精神。 语言和写作是我们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和思维工具。没有规则也没有界限。规范、准确、生动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我们交流情感、表达思想、理解和传承文化记忆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如此,社会上还是有一些声音认为写几个错误的角色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标点符号标准化是小题大做,自找麻烦。文字不能表达意义,艺术和科学也不符合个人时尚。甚至“没有错误,没有书,没有错误,没有出版物,没有错误,没有报纸”几乎是常态。 以01030019出版的《中国十大错误》为例,“主旋律”被误认为是“主弦律”,“卑劣”被误认为是“不光彩”,“不屑一顾”被误认为是“不赞成”.一个单词和另一个单词之间的差别大到一英里。然而,正是这种“几乎先生”的表演破坏了汉语的纯净和健康,也反映了一些人的肤浅和敷衍的风格。 早在1951年,主流媒体就讨论了汉语的标准用法,并提出“每个人都有责任纠正这一现象,以建立一种正确使用语言的严肃的写作风格。”今天,我们每个人仍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没有一个字是轻松的,没有一个字是暧昧的。这就是对母语的敬畏,对文字的敬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智慧的敬畏。 遵守语言和写作标准是谨慎的基础。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即接受社会文化和规范并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规范可以帮助人们建立基本的表达习惯、语言技能和思维系统,维护语言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坚持这些标准和规范有助于我们社会的顺利沟通、缜密的思维逻辑以及记忆和认知的提高。 学好语言和写作是谨慎的保证。"语言不是随便就能学好的东西,但你必须努力学习。"标点、发音、单词、语法、修辞、逻辑、写作,每个细节都不能容忍粗心大意。它需要耐心细致的分析,坚持不懈的学习和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改进和提高。 “咬紧牙关,咬紧牙关”的高级版本是追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完美结合。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时候,在国内外,许多文学巨匠和大师在任何地方都选择和构建了最小和最基本的单词和句子。他们仔细地考虑和推敲了这些单词和句子,留下了许多浓缩的和众所周知的单词和短语,它们说“为了人性,这些单词并不令人吃惊,死亡也不是无止境的。”“文学通过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如果用词含糊不清,那就表明思想不透彻,感情也不简洁。”朱光潜曾尖锐地指出,“咀嚼文字,表面上是考虑文字的重量,实际上是调整思想感情。” 语言作为文化的基本元素和独特符号,是文化传承、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载体。只有采取更为谨慎的“说得准”精神,语言文字才能在规范化的道路上达到稳定而深远的目标,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柴如瑾) [主编:田伯群]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拉古纳化石隐藏着古老的天气秘密
- 下一篇:论“红色文学经典”的价值——展示超越时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