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香气扑鼻让人脱贫致富
时间:2020-04-16 09:39 来源:融媒体中心 作者:吴波 点击:次
天堂乡桥棚村大当畈茶叶种植扶贫基地位于南一镇和平山与天堂乡山顶的交界处。4月9日,记者开车去了那里,但他看到的是一个热闹的场面。一排排整齐的绿色茶树覆盖着黄土,就像画在山脊上的“绿线谱”。远处的阳光从山顶照射进来,温暖地照在贫困家庭于金梅的笑脸上。 天堂乡桥棚村是“十三五”贫困村。最初这个村子没有集体经济。如何帮助穷人脱贫?如何实现零村集体经济的突破?利用荒山荒地发展工业已成为共识。农村干部和配套单位积极外出学习,争取资金,联系市场。大当畈村共开垦荒山245亩,种植白茶和黄茶。该村建立了自己的合作社,以“合作基地成员(包括贫困户)市场”的模式运作。经过几年的发展,茶叶在2019年首次摘得桂冠,并以2340元的价格分发给贫困家庭。 “我在这里采摘已经10多天了,已经赚了1000多元,这是党的好政策。”余金梅,60多岁,是桥棚村的一个贫困家庭。她和她的丈夫都有残疾。过去,丈夫和妻子都靠生活津贴生活。现在他们可以外出工作来赚取收入。她很开心。还有10多个像她一样的贫困家庭在基地工作以赚取收入。 但同样高兴的是村党委书记柯传宇,他计算了账单。今年他可以收集500多斤干茶,净收入约10万元。贫困家庭也可以获得数万元的红利,从而保证了村庄的集体经济。茶馆门口,茶香沁人心脾。这是村里用援助资金建立的加工车间。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设备,比如炒茶和烘干。 从长远来看帮助穷人,从长远来看这个行业。桥彭白茶、壮安茶米、高唐黄茶、北帆苗木、南庄拉米、南北港米虾、张坊谷酒.天堂乡一直围绕这一理念积极规划,现已形成“一村一品”的新格局。除了工作得到报酬,贫困家庭还能得到红利。通过产业基础,全乡建立了“1234”扶贫效益联动机制,即未申报贫困家庭10%,合作正常运行资金20%,申报贫困家庭30%,村扶贫公益事业40%。 目前,除南庄村外,全乡其他六个村的工业都受益,潜力巨大。到2020年,全乡七个村的一个行业的营业收入预计将超过5万元。(曹鑫、廖海兵通讯员曹青、荣传媒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铁牛”稻田绣春色珠海揭开早稻机械化移栽序
- 下一篇:瑞昌一家企业正在海外抗击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