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专题 >

《北青报》:用坚定的决心和严肃的责任解决教师

有些地方有保护教师待遇的政策,但有些政策不能严格执行。教育督导人员在对各地进行现场检查时,要防止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玩“花招”。教育督导要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倾听基层一线教师的心声,深入了解教师工资水平的真实情况,严格督促各地在年底前完成“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水平”的目标任务。

5月19日,教育部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教育督察局局长田祖印在会上介绍说,教育部已连续两次发出通知,要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水平”,要求今年年底前完成目标任务。各地要把这作为自查的一项艰巨任务,教育部将于今年下半年组织现场检查和监督。(相关报告见A4)

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提出要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力争用三年时间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问题。去年底和今年年初,国务院教育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相继下发通知,确定了到2020年底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总体目标,重点是过去三年在各地的实施情况。

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显示了国家今年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水平”目标的决心。即使今年疫情的影响会对地方财政收入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只要我们下定决心,继续加大相关政策的力度,我们相信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将在年底前得到解决。

剩余的全文

有些地方有保护教师待遇的政策,但有些政策不能严格执行。教育督导人员在对各地进行现场检查时,要防止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玩“花招”。教育督导要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倾听基层一线教师的心声,深入了解教师工资水平的真实情况,严格督促各地在年底前完成“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水平”的目标任务。

5月19日,教育部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教育督察局局长田祖印在会上介绍说,教育部已经连续两次发出通知,要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水平”,要求今年年底前完成目标任务。各地要把这作为自查的一项艰巨任务,教育部将于今年下半年组织现场检查和监督。(相关报告见A4)

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提出要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力争用三年时间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问题。去年底和今年年初,国务院教育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相继下发通知,确定了到2020年底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总体目标,重点是过去三年在各地的实施情况。

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显示了国家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水平为

2010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到2012年,国家财政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应达到4%,并成立“4%办公室”督促落实这项任务。到2012年,我国已经历史性地实现了这一目标。

督促各地解决教师待遇问题的任务落在了教育督导的肩上,教育督导需要真正“凹进去”我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责令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人员限期改正;挪用国家教育经费,严重拖欠教师工资,损害教师合法权益的,责令限期归还挪用的经费,并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是,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没有依法保障教师待遇,造成拖欠教师工资和“粉饰太平”的后果,相关政府部门和人员没有认真追究责任。

这也是老师们最担心的。有些地方有保护教师待遇的政策,但有些政策不能严格执行。在一些地方,“工资水平”被定义为基本工资水平,不包括岗位津贴和奖金。教师的基本工资定得比公务员高。然而,如果加上津贴和奖金,教师的收入就低于公务员。事实上,“工资水平”是指总工资水平。教育督导人员在对各地进行现场检查和监督时,应注意这些问题,防止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玩“花招”。教育督导要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倾听基层一线教师的心声,深入了解教师工资水平的真实情况,严格督促各地在年底前完成“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水平”的目标任务。

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是依法保障教师待遇的第一步。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新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目前,义务教育财政保障主要以县市财政为基础。由于各县市财力不同,义务教育的投资保障也不同,不利于保障教师待遇。有鉴于此,必须加强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省级财政统筹,增加中央财政对欠发达和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不断加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待遇问题。

(编者:童)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