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江西:把内陆腹地变成开放的高地(第一
时间:2020-06-04 09:24 来源:未知 作者:[db:作者1] 点击:次
郑少忠 内陆省份如何在不依赖海洋和边境的情况下培养开放的性情?几天前,中国中部第一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在江西成立。对内对外开放、统筹规划、高质量、高质量的要求,为正在蓬勃发展的江西省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江西是中部六省中唯一一个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省份。江西作为“长治”地区的共同腹地,具有南接北、东接西、江接海的潜在区位优势。坚持对内对外开放,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和转移规律,充分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承载空间大的比较优势,利用船舶出海、爬梯、获得动力,做好产业转移的“接力手”,挖掘区域合作潜力,可以弥补开放的“短板”,创造发展的“跳板”,帮助内陆地区更好地融入国家乃至全球经贸体系。 目前,江西省利用广东、浙江、上海、福建、江苏等“长治”重点省(市)约占国内资本的70%。今年一季度,江西进出口总额861亿元,出口总额592.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5.7%和11.6%,居全国首位。在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布局中,只有内外兼修,才能构建“双向开放”的新格局,促进更多中西部省份从“后方”向“前方”推进,打开更好融入世界的窗口和桥梁。 总体规划将把内陆腹地变成一个开放的高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从连接点到扩展点是全方位的。它正在加速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要实行更广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在鄱阳湖岸边,成立仅10年、拥有22万人口的共青市,如今已经聚集了4800多只私募股权基金。从农业开垦到金融发展,该市的发展准则是优化开放和高效的商业环境。在这里,注册一家公司从提交材料到成功批准只需要48小时。事实证明,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增强枢纽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节点城市的产业竞争优势,还需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错位发展,通过统筹推进全球开放,创造一批新的开放合作的门户和窗口,促进资源在更广阔的空间内流动和配置。 江西虽然位于内陆,但自古以来就有开放的基因,现在有开放的视野。“工匠来自四面八方,器皿成为世界潮流”。景德镇陶瓷以其独特的独创性,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了解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和文化象征。鹰潭贵溪市积极吸纳大企业,吸引强企,培育铜深加工等产业集群,延伸铜产业链。目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新的发展机遇往往是在危机中孕育出来的。江西及时引进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省级领导兼任有色金属、电子信息、虚拟现实、生物医药等14个重点产业链的链长。他们负责协调和解决供应链上下游的各种矛盾和困难,集中精力培养和加强一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