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国内 >

澳中抗疫会谈:愿做两国人民的“润滑剂”

据澳大利亚网报道,中新网6月13日电“在疫情爆发后,海外华人同心同德,全力支持上半年国内抗击疫情的斗争,同时在下半年与各国人民共同抗击疫情。”6月11日,中国海外华人研究所所长张在澳大利亚举办的“海外中国抗击流行病对话”网上分享会上说。

同一天,几位在澳大利亚的中国商人和学者在网上分享了他们对澳大利亚抗击艾滋病疫情的贡献,他们对澳大利亚经济和华人社区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以及他们对艾滋病疫情后期的社会观察和思考。

华商华人守望相助是传统

澳大利亚中国金融专家协会主席曾毅说,海外华人一直在做一些事情,如跨国抗疫应急反应和对特殊群体的互助。她以自己亲自参加的“熊猫援助——四川华侨行动”公益活动为例,“我们给悉尼、墨尔本等地的家庭领导和留学生打电话,帮助他们分析“回家”或“留下”的具体情况,缓解他们的心理焦虑,安慰他们的恐慌感。”它旨在向海外华人、海外学生及其亲属提供信息咨询、心理咨询、教育援助和法律援助。

自澳大利亚疫情爆发以来,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多次公开赞扬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抗疫贡献。澳中商业峰会主席杨东东在会上表示,中国人参与了当地的防疫运动,并组织了对医务人员和当地居民的捐赠。“我们让孩子们在捐款箱上用图片和图画写下爱和祝福的话,这些材料被送到了警察局、医院和其他地方。”

“现在,随着中国疫情的改善,悉尼的中国商人最近购买了四川蜂蜜和云南玫瑰蛋糕,以支持该地区的人们重返工作岗位和重建家园。此外,悉尼的许多艺术家团体创作艺术作品来支持中国。”杨东东说道。

澳大利亚能源有限公司董事欧智良博士介绍了西澳大利亚华侨团体的防疫行动。“我们希望发扬中国的互助传统。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帮助海外学生,以及一些短期游客和游客,他们现在在澳大利亚是更难相处的群体。”欧智良说:“我们根据学生的籍贯,通过返校联谊会帮助他们解决送货和购买等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帮助那些有签证问题、房租过期和没有汽车旅行的游客解决各种困难。”

做两国民众间的“润滑剂”

“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更多地与东道国人民交流,加强与人民的友好交流,尊重彼此的习俗和文化。作为一个有知识的海外华人,我们有能力和智慧充当两国人民之间的润滑剂,减少误解,帮助原籍国和居住国相互理解。”曾毅在线上说。

欧智良同意这一观点,他说:“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通过和平对话解决分歧。我们应该寻找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共同点。民间交流可以成为这一框架下的重要润滑剂。”他认为这种流行病的影响影响到全人类,不分种族或国家。尽快解除禁令并恢复生产是所有国家的共同目标。这要求所有国家携手抗击这一流行病。

同时,杨东东还表示,中国商人应该在处理中澳关系中发挥“润滑剂”的作用。“事实上,我们已经在这次分享会上扮演了“润滑剂”的角色。”

江苏师范大学研究澳大利亚华侨的学者张秋生教授在讨论中说,与当地主流社会沟通非常重要。“在澳大利亚的华侨可以根据澳大利亚的制度和经济社会的特点寻求发展机会。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政策环境和各种媒体的影响

他认为,中国商人应该改变思维,寻求新的商业机会和模式,以减少损失。他了解到澳大利亚的中国商人和中国人现在有许多新的做法,如在线直销、餐馆外卖和跨境电子商务。“我认为中澳关系最终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中国商人也可以为促进两国关系发挥相应的作用。”张秋生说。

跨越“边界”的不可替代力量

华侨华人研究会会长李明桓教授在会议总结中提到了“边界”这个关键词。“我认为在这个边界中有一个有形的边界和一个无形的边界。无论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边界,还是不同的制度、文化、信仰、阶级等等,“边界”都面临着流行病的重大挑战

李明桓认为,经济正在跨境发展,人口正在跨境流动,文化正在跨境交流。「这个边境对我们的海外华人来说更为重要。海外华人正在跨境生活,管理着自己的领域,充当着跨境桥梁的角色。从这个角度来看,疫情发生后,海外华人在世界发展、跨境交流和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更加不可替代。”李明桓说道。

“华侨和中国人需要的是双重身份,东道国的身份和原籍国的身份。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之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们人类命运和共同未来的真正共同体做出特殊贡献。”李明桓总结道。(高楚怡罗海兵)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