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投界大咖熊晓鸽喊话,2018年投出一个BAT
时间:2018-01-15 13:1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http://www.bwin1980.com/" style="color: rgb(51, 51, 51); text-decoration-line: none;">必赢亚洲 记者 bwin (微信公众号:bwin1980官网)2017年初,熊晓鸽完成了世界投资史上传奇的一笔。
创始于1992年,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投资基金IDG资本正式宣布:联合泛海资本收购美国IDG集团。IDG资本将控股IDG全球投资业务IDG Ventures;泛海控股将控股IDG集团旗下的传统业务,包括信息技术咨询业务IDC和媒体业务IDG Communications。 熊晓鸽出任IDG资本全球董事长,继承恩师王座。在收购庆祝仪式的致辞中,熊晓鸽数度哽咽,称完成了麦先生的承诺。 消息传出后,引起国内资本圈一片哗然,有人称之为反哺报恩,有人说是“子吞母”,鸠占鹊巢。面对质疑,熊晓鸽用事实给出了反击,此次收购交易的收益归新成立的麦戈文基金会管理,支持麦戈文生前所热衷的脑科学研究。一举粉碎了诸多阴谋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给恩师最大的致敬 与其说麦戈文是熊晓鸽的恩师,倒不如说他们之间亦师亦友亦父。1988年,是熊晓鸽人生的关键节点。当时,中信集团的荣毅仁主席在弗莱彻演讲,熊晓鸽有幸作为荣主席与麦戈文见面的翻译,那是熊晓鸽与老麦的初遇。 两人再次际会,是在1989年,孤身在美的熊晓鸽面临失业、濒临绝望之际,在口袋里摸到了老麦的名片,孤注一掷,给老麦写了一封毛遂自荐的信,说“要拿青春赌一赌中国的未来”。这个赌资就算拿到现在来看也是相当疯魔的,但不疯魔不成活。老麦读完信也不禁赞叹后生可畏,如同遇到一块璞玉,技痒之下忍住想去雕琢。
1992年,在老麦的支持下,熊晓鸽成立第一家进入中国的美国风险投资机构。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蛮荒时期,也是个遍地诞生奇迹的激情燃烧的年代,电影《中国合伙人》也仅仅勾勒出了冰山的一角。熊晓鸽可谓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面对一个广袤的中国新市场和充满巨大机遇的新时代,熊晓鸽如同大将出征,准备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然而,连续七年颗粒无收,熊晓鸽意识到,事情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熊晓鸽在寻找项目时,总会遇到反问,“你给我出钱办公司,公司做好了,你还要退出去,你是骗子还是傻子?” 根本没人愿意相信他。 “那些年里,每年老麦到中国巡视五六次,次次让我们提心吊胆,只怕他突然一灰心,就此罢手,收回所有投资和预算。”熊晓鸽曾在采访中如此说道,但每次,对着一张几近空白的成绩单,老麦都未追究。 吹了个牛逼把师父的钱撒光了,师父没有一口气噎死过去,反而神闲气定坐等弟子翻盘。这种罕见的宽容,奠定了熊晓鸽在中国“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基础。 交了7年的昂贵学费,熊晓鸽渐渐摸索出了点儿门道。转机在2000年后,随着IDG资本投资的中国公司纷纷登陆纳斯达克,熊晓鸽终于迎来了丰收期。 据IDG数据显示,第一只基金从1993年开始,到2003年为止,年均回报率是36%;第二只基金是从1999年开始的,回报率超过40%,到2006年底,IDG共在中国投资不到2亿美元,回报已经达到10多亿美元。IDG资本的管理量也随之猛增,从2000万美元增长了500倍,投资了500多家创业公司,包括诸多如今的互联网巨头。 随着熊晓鸽羽翼渐丰,麦戈文也慢慢放手,熊晓鸽逐渐脱离“母体”自立门户,IDG资本启用合伙人制基金管理模式,从原本IDG的投资部门演变为实行合伙人制的独立运作的基金管理团队,IDG资本与IDG集团不再有任何股权方面的附属关系,但熊晓鸽说“我们始终是IDG资本”。 此时的熊晓鸽已然成长为媒体描述的那般,霸得蛮、吃得苦、耐得烦,心思深藏不露,等显山露水的时候,事已经成了。昔日的雏鸟终于展翅,成为翱翔天际的雄鹰,而老鸟却已垂垂老去。 IDG集团创始人麦戈文去世后,不到半个月,IDG资本启动融资,完成了5.86亿美元的募集融资。基金按时超募成功,随后IDG资本一路高歌,在2016年3月,麦戈文基金会委托高盛寻找业务契合并且有收购意向的公司时,出手将恩师的王座纳入囊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熊晓鸽对老麦的致敬,也是送给老麦最好的告慰与怀念。
在熊晓鸽眼中,弟子继承师父衣钵是应有之义,像少林功夫和武当绝学都有自己的一脉传承,肥水不流外人田。熊晓鸽谨记老麦的诺言,把IDG的品牌和麦戈文支持的脑科学研究事业继续下去。所以,新的朝廷没有改旗易帜,依旧保留了IDG的烙印。虽然IDG资本管理的基金规模越来越大,IDG集团在基金投资人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小,熊晓鸽依然坚持对IDG品牌的传承。 比起子吞了母的说法,熊晓鸽的这一番动作,更像是历练归来的太子顺理成章的登基,每一步都在塑造一个传奇。 熊式传奇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豪赌 成功的投资人向来以两面示人,一面疯狂如赌徒,一面理性似哲学家,而熊晓鸽则更像一个二者的结合体。 20多年前,年轻热血的熊晓鸽,放弃了美国的记者工作,与麦戈文“对赌”,麦戈文付出了2000万美元和中国市场作为赌注,而熊晓鸽则押注了自己的青春。 互联网浪潮来临时,熊晓鸽抓住机会,几乎赌中了中国全部的互联网1.0巨头,投出了一批“现象级”,BAT三大巨头,霸占其二。 赌对了腾讯。彼时,马化腾创办的OICQ遭遇资金瓶颈,几次三番想卖掉却苦于无人愿出合适的价格,改了六版商业计划书,仍没找到资金。2000年上半年,IDG资本出资110万美金,拿下腾讯20%股权。2017年,腾讯以上万亿的市值蹿上了中国500强榜单之首,赶超中国工商银行,民营破天荒地第一次超越了高高在上的央企,威能初显。
赌对了百度。遭遇资金寒冬、百度险些关门大吉,李彦宏四处寻找A轮融资,手握大量美钞的熊晓鸽如神般降临,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给断奶期的婴儿百度及时蓄满了融资奶水。而后,成长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为IDG带来超过1亿美元回报。 包括携程、如家、汉庭、易趣刚起步的时候,IDG资本就投资了种子轮、天使轮,汉庭在2008年遭遇融资危机时,熊晓鸽力排众议,再次追加投资;易趣最后被收购时,IDG资本获得了近20倍的回报。 随之而来的小米、携程、奇虎360、传奇影业、暴风科技、乌镇等等出现在众人眼前时,大家才知道,熊晓鸽握在手里的都是大小鬼,清一色的王牌。 30多个互联网公司的上市,上百个亿级富豪产生,如此战绩至今仍让人望其项背,熊晓鸽的头顶也出现了“中国风投第一人”、“中国风投教父”光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