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中小学遭遇“阳刚危机”(2)
时间:2017-03-09 23:08 来源:瑞昌之窗 作者:未知 点击:次
九江三中校长助理袁世明认为,男性大多不太愿意选择做教师。主观上看,相比于当老师,男性更容易接受其他有利于自己能力发挥的行业。他们大多数认为一旦进入教师行业,就意味着面对更多平淡无奇的生活;而女性大多看好教师职业的稳定、作息有规律、照顾家庭辅导孩子较便利等等。客观上看,教师行业有些政策还没落实到位,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还没达到应有的高度。 陈立新认为,造成目前男女教师比例失调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社会地位不高,待遇偏低;其次,男教师少的情况早在教师培养的环节上就已显露端倪。据了解,“在校师范生的男女比例表现出明显不均衡的特点,女生达65.3%,男生仅占34.7%。有的师范类学校女生是男生的3倍多,甚至10多倍。”高中毕业男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不愿选择师范类院校,即使当初选择了师范类专业的男生,在就业时会想方设法选择“改行”;再次,目前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政策不利于男性毕业生。事实证明,在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中,女生更容易得高分。所以,经过笔试进入面试的男生就更少了。 校长、政协委员纷纷建言 究竟该如何缓解中小学男女教师比失调的现状呢?浔阳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了部分校长和政协委员的声音。 “鉴于女性考试方面拥有更多的优势,而男性考不过女性,建议有关部门在招聘教师时,不以分数论英雄,可在政策、待遇等方面多向男教师倾斜,激励更多的男同志报考教师岗位。”市双峰小学戴芳校长坦陈,“有的学科,如‘科学’,男教师教学起来逻辑思维能力更强,如果只招一名该学科的教师,我还是比较倾向于限定招男教师。” 濂溪区怡康小学周振洪校长向浔阳晚报记者表示,前不久在区教育局座谈会上,他建议今后招聘教师时,增加男教师的比例。不过,浔阳小学鲍巍芳校长认为,在招聘时如果特别限定性别的话,极易遭诟病,“弄得不好,会有人认为我们有性别歧视。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短期内很难做到男女教师比例平衡。” 市政协委员陈立新建议多措并举有的放矢地化解中小学的“阳刚危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使教师职业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让教师真正感受到从事教育工作的幸福与尊严;在不违反相关政策法规的情况下,优化教师招聘政策,提高男性教师的招聘比例,从源头上改善小学教师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