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高校刮APP“打卡风” 没打卡就得发“红包”
时间:2017-03-11 12:09 来源:瑞昌之窗 作者:未知 点击:次
九江新闻网讯(浔阳晚报记者 余超)近期,在学习类APP里“打卡”在浔城高校里流行起来,成为督促同学们自我学习的新方法。新现象有了,新名词也来了——“卡奴”一词在校园里流传开来,用来形容为了完成每日“打卡”任务而疲于应付的学生。 每日打卡背单词、看书 “大学三年一直懒散惯了,英语成绩比较差。今年年初,我看见有同学用英语单词软件APP,每天定时打卡背单词,连过年也不例外,我也跟着试了试。”为应对英语六级考试,九江学院大学生小朱一连一个月每天用APP背单词,为了督促自己,他将打卡记录分享到朋友圈。小朱发现,身边也有一些同学使用类似软件,晚上睡觉前刷朋友圈都能看到各种打卡记录。看到打卡时间比自己长的,小朱受到鼓励,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除了单词软件APP,学习监督类打卡APP也受到学生热捧。小朱的同学小王就下载了一款督促习惯养成的软件。“7时起床、23时30分睡觉”是他设置的第一个任务,随后,“7时30分跑步”、“19时30分看书”,甚至吃饭的时间都逐步作了详细规划。一到规定的时间,软件会自动提醒小王去完成相应的任务,“感觉生活的计划性更强了”。小王会不时将自己的打卡记录分享到朋友圈,有不少亲戚朋友留言点赞,这让他很有成就感。 一天未打卡发“红包”30元 为坚持下去,大学生小肖加入了一个打卡微信群,群主要求每人上交30元,若一天未打卡,这30元就平分给群里的其他打卡者。“一开始觉得钱不多,也能督促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就加入了。” 没过多久,小肖就后悔了。因为学习任务过重,早起后上课时容易犯困,她越来越觉得“打卡成了任务,反倒忘记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了”。小肖还发现,有些同学每天都打卡,但学习的时间只有几分钟,“这样坚持几百天也没有用,感觉像是为了打卡而打卡,有同学还笑称我们为‘卡奴’。” “我开始的目标是每天背50个单词,但有时实在没时间,任务就顺延到第二天,可若再碰上什么事情,单词日背诵量便像滚雪球一样急速上升。”最终,小肖干脆直接放弃了。她说,“或许真正喜欢学习的人,是不需要监督的”。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九江:电话手表落车上 好心的哥送回来
- 下一篇:九江岳师门:存放着半辈子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