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现金社会”需政府保障更有作为
时间:2017-03-15 14:44 来源:山西新闻网 作者:未知 点击:次
“能用支付宝吗?我身上零钱不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乘客这么问虞纯。作为一名见证了近30年城市发展与时代变迁的杭州公交车司机,全国人大代表虞纯在退休后,仍在想着“能否真正实现无现金乘车”。今年,她将建议带上了全国两会:全面推进无现金社会建设。 “无现金社会”已悄然向我们走来,出门不用再担心大把的现金带在身上不方便、不安全,只需带好手机,就等于带上了一个微型银行,随用随取,到商场、酒店等等任何地方去消费,“扫一扫”就可完成支付,就是城市路边很多小商小贩现在也在使用无现金结算方式,扫一扫,用起来非常方便,解决了出门忘带钱和没有零钱的尴尬。 不过,现在使用支付宝、“扫一扫”,绝大多数还是年轻人,年纪长一些的很少,一是不会使用,二是怕受骗,认为现金支付还是安全些。因此,“无现金社会”建设,真正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必须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所有人,特别是贫困地区、广大农村群众也要学会使用支付宝。使用支付宝支付和理财,这已经是趋势,作为政府来说,不能简单地看作此是一个社会信息进步,必须将此作为一项便民工程来抓,在如何保障好“无现金社会”服务上多下功夫、做好文章,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打造好“无现金社会”政府服务保障平台。就现在支付宝使用来说,确实比较方便,涉及到消费、理财的方方面面,但更需以“互联网+政务”为切入点,将政府服务职能融入其中,创造更多的条件方便公众,比如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创造支持便利化的支付平台环境,全社会、全行业都可使用,让所有消费者都享受无现金服务,真正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二是“无现金社会”资金支付安全保障要跟上。无现金消费安全,对多数人,特别是对那些初涉无现金消费者来说,的确是一个问题。关键是发生了安全问题怎么办,这就需要建立健全一套相应的法律保障制度和行业标准,一方面是保障公民的隐私安全和账户安全,以有效减少隐私泄露和防范经济损失,一方面是一旦发生了资金支付安全问题,公民可以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权益不受损失。 总的说来,“无现金社会”已不是新鲜事儿,从政府服务层面来说,如何正确引导、规范,将无现金消费转化为“互联网+”的政务形式,更好地服务人民,却是一个全新课题,必须充分重视起来,摆上民生服务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作为。(贾合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