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要打击泛滥的假货 某宝还应打击假店铺诈骗
时间:2017-03-15 16:28 来源:山西新闻网 作者:未知 点击:次
又是一年 3·15,各地又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消费者维权活动。但关于网络打假的话题,仍在被人们热议。 日前,有媒体报道,马云7日在微博发言“致两会代表委员”,呼吁他们推进相关立法,“像打击酒驾一样打击假货”。其实,淘宝作为一个具有知名度的网购平台,除了要打击泛滥的冒名侵权行为,还应配合警方打击一些店铺盗取客户信息、进行电信欺诈的行为。 在今年两会召开前,全国人大代表、马可波罗瓷砖董事长黄建平称将重点提案打击假货,并称淘宝上冒名侵权现象泛滥。美国《华尔街日报》称,马云今年1月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谈时表示,将帮助100万美国企业在其网购平台上销售商品。但美国中小企业乃至个人称,淘宝上的假货损害其利益。截至去年12月,淘宝网再度被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列入“恶名市场”黑名单,理由是侵权假货依然很多。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看来,淘宝假货多的名声已经传到国外了。 那么,除了打击泛滥的假货,配合警方共同打击以借开淘宝店铺之名行电信诈骗之实的“假”淘宝店铺,也是淘宝网应该做的一件重要的事。 太原消费者李先生曾经遭遇这样的事:2015年3月26日,李先生在淘宝网下单购买一件商品,3月27日晚上7点左右接到“店主电话”,被骗走13000余元。 媒体事后了解到,在事发当天中午,李先生的家人已经看到他之前下单的店铺链接无法打开,只呈现“很抱歉,您查看的宝贝不存在,可能已下架或者被转移”。此时,消费者并看不出该店铺有何异常。后来,当事人得知,出现这个页面是因为淘宝网客服接到其他买家投诉,而且该卖家是冒用他人信息注册店铺,只发布商品信息,但从未发过货(只是套取买家信息行骗)。从欺诈者的QQ空间留言可以看到,3月23日13:19和3月27日13:28已经欺骗其他买家。 受害消费者李先生认为,在该事件中,淘宝网在对店铺进行审核时,监管不严,导致卖家冒用他人信息开店;接到先前被骗的买家投诉后,未及时在网页上公布该店情况提示买家,也未及时联系在该店下单的其他买家,放任当天晚上的诈骗继续发生;在受害人告知了警方联系方式后,淘宝网从未以任何方式(电话、邮件、传真)联系过太原警方,也拒绝提供卖家真实信息(只提供被冒用者的信息),称属于保密范围;淘宝网工作人员在电话中承诺对李先生部分损失进行补偿后,未曾兑现承诺,却在网页上发出声明,称“不对卖家信息真实性负责”。如今,在淘宝网的页面上,依然可以看到淘宝网不对卖家信息真实性负责的声明,该声明无疑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做法。 网购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成为一种大趋势,但淘宝网作为一家企业,在赚钱的同时应该承担起最起码的社会责任,而不应成为骗子施展骗术的平台,更不应该在事发后寻找借口逃避责任。在打击平台上泛滥的假货的同时,淘宝网还应配合警方,让藏匿在该平台的骗子现出原形。(葛海霞/文)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智慧法院带来正义加速度
- 下一篇:多元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