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高新区发展势头强劲
时间:2019-06-02 09:4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国内大型飞机C919成功转移到姚湖机场 2018年,南昌高新区在全国157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第38位,首次进入“3”前缀;园区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 C919飞机成功转入姚湖机场试飞,成为中国商用飞机的重要试飞基地。引进资产额超过1亿元的73个新签约项目,总投资741.44亿元;创新项目融资模式,融资解决方案项目资金102亿元。. 站在新的时代,我们将努力取得新的成就。 2018年,南昌高新区率先开拓进取,脱颖而出,加油。指标显示出可喜的趋势。在加强产业,推动改革,抓创新,优势城市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高质量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三区一城”建设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正迈向一个步伐强劲的现代生态科技新城。 实力提升 经济大发展 近年来,高新区一直秉承“城市商业化生产,城市生产,城市一体化,互利互惠”的理念,进一步推动了生态,科技的发展。工业,城市和人文,并努力建设全省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驱动区,技术创新示范领先区,绿色崛起示范区和现代生态科技新城。 记者了解到,去年,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鲜明的“成绩单”,一系列可喜的数据显示了高新区经济发展的雄伟趋势,优质的发展势头。经济实力再次达到“新水平”。园区总收入在全省开发区已超过30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381亿元。一个月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22%。全省第一个开发区,财政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监管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居全市首位。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157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公司首次进入“3”前缀,排名第38位,实现“连续五次上涨”;迪研究所出版的“中国工业园区100强竞争力”排名第28位。科技创新逐步升级,区域研发开发和研发支出达到2.9%的新高;高新技术产值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行业的60%。超过100%;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家,新增专利2500项,增长50%,专利授权量超过10000项。 产业升级 积蓄新动能 文本的其余部分
国内大型飞机C919成功转移到姚湖机场 2018年,南昌高新区在全国157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第38位,首次进入“3”前缀;园区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 C919飞机成功转入姚湖机场试飞,成为中国商用飞机的重要试飞基地。引进资产额超过1亿元的73个新签约项目,总投资741.44亿元;创新项目融资模式,融资解决方案项目资金102亿元。. 站在新的时代,我们将努力取得新的成就。 2018年,南昌高新区率先开拓进取,脱颖而出,加油。指标显示出可喜的趋势。在加强产业,推动改革,抓创新,优势城市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高质量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三区一城”建设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正迈向一个步伐强劲的现代生态科技新城。 实力提升 经济大发展 近年来,高新区一直秉承“城市商业化生产,城市生产,城市一体化,互利互惠”的理念,进一步推动了生态,科技的发展。工业,城市和人文,并努力建设全省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驱动区,技术创新示范领先区,绿色崛起示范区和现代生态科技新城。 记者了解到,去年,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鲜明的“成绩单”,一系列可喜的数据显示了高新区经济发展的雄伟趋势,优质的发展势头。经济实力再次达到“新水平”。园区总收入在全省开发区已超过30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381亿元。一个月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22%。全省第一个开发区,财政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监管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居全市首位。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157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公司首次进入“3”前缀,排名第38位,实现“连续五次上涨”;迪研究所出版的“中国工业园区100强竞争力”排名第28位。科技创新逐步升级,区域研发开发和研发支出达到2.9%的新高;高新技术产值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行业的60%。超过100%;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家,新增专利2500项,增长50%,专利授权量超过10000项。 产业升级 积蓄新动能 去年,高新区以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牢牢把握“打击行业,打造行业”的主战略,加快产业发展。目前,高新区已形成以电子信息,航空设备,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2 + 2”集群发展模式。 电子信息产业已与“领先”重聚,微型半导体MOCVD设备项目落户,高新区自主知识产权的LED产业链最后一环已经开通。移动智能终端90%以上的移动智能终端实现了园区的配套,使电子信息化已经升级为可以生产整机,高端等高附加值产品的行业。芯片制造设备。航空业已成为一个很好的参与者。姚湖机场已开始运营并获得A1通用机场牌照。 C919大型飞机成功完成了姚湖机场的过渡试飞。省政府联合建设的唯一适航认证中心在高新区运营。完成中国商用飞机ARJ21飞机完工中心的合同初步形成了以大型飞机制造研发为主体的国家,由姚湖机场,航空零部件开发,通用航空,航空航天研究和公共服务支持。重要的航空高科技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聚集了江中药业,济民信托,中科九峰,上华医药等龙头企业,形成了医药产品,医疗器械,医疗保健品,生物制品等多个子行业。完整的研发,制造和分销销售产业链。新材料产业依托江西铜业集团,江腾浩云等龙头企业,形成铜资源和钨产品深加工产业链。 高高峰将抵达。在“2 + 2”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下,大量强大的国内外公司即将到来。去年,高新区新引进项目73个,总投资1亿多元,总投资741.44亿元。该市重点评估的11个项目于同年签署,同年落户,并于当年投入运营。目前,高新区企业总数已超过80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高新区实现了“筑巢”吸引凤起的“转身”。 “开花蝴蝶”。 改革创新 培育新活力 中国科学院江西省工业技术创新育种中心落户高新区,为科研开发提供“飞翼”;中山大学与高新区共同建立了一个研究所,为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一年之内,大量高科技科研项目正在高科技中绽放区域和技术创新有助于将工业技术从“后续”推向“运行”,并在某些领域“领先”。 但改革者进步,但创新者强大,但改革和创新获胜。为了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高新区创建了大量的国家,省,市生产,教育和科研创新平台,技术企业孵化器和创意空间,人才可以飞翔他们的梦想在这里去年,高新区新引进并培育了16个研究平台,共有150个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300家,增长110%;专利许可证超过10,000,R& D占2.9%。 为了留住人才,高新区实施了一系列人才政策,推动了“妖湖人才”计划的实施,推出了具有高科技特色的“1 + 5 + X”人才政策体系,招聘人才,为国家建设人才公寓。 “专业千人计划”专家,“百万计划人员”专家,“洪城特聘专家”和各种领先人才为行李提供生活服务,使引进的人才居住在高新区,仿佛他们住在自己的家乡。 行业的繁荣需要资源,人才,技术,土地和其他资源要素的集合。为突破产业发展资金瓶颈,高新区创新项目融资模式,融资解决方案项目资金102亿元,与国家开发银行,南昌高科技未来科技园紧密合作项目整体打包,国家开发银行一期信贷额度为85.7亿元。在“先行者”改革下,高新区率先打破了省内“铁饭碗”制度,积极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了现代人事补偿管理制度。工业发展和投资吸引力的需求。会议负责人将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激发创业活力。同时,探索了“三拆三改”的新模式,全面启动了村级工业用地“土地票制”改革。共有4400亩集体土地闲置,有效解决了工业用地短缺,激发了经济发展的新活力。 生态人文 打造宜居城 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高新区保持高质量跨越的强大动力。姚湖,艾西湖和南塘湖有效拦截污水,引水和活化,生态更美;创建“妖湖双节”,邀请国家着名“文化人”传播文化积极能量; 100多项文化活动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多功能的公共阅读空间是免费开放的..以“生态高科技”和“人文高科技”为目标。高新区不断优化城市环境,建立自己的文化品牌,统一工业,科技,城市,生态,人文五大要素。一个集成和进步的发展道路。 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高新区投资1.5亿元建设南塘湖创新园区,为周边科研院所和创新平台人才提供休闲娱乐,成为海绵城市示范点。城市的创新功能; “看到300米的绿色,看到500米的花园”的要求,创造了一个10分钟的绿色休闲圈,“看到窗户,看到绿色,出去看风景,移动到气味”,全面推进野外改革的绿色和绿色建设,实施37万平方米未利用地“废绿”和46万平方米的公园,道路“绿色变色”工程,形成错落有致,绿色走廊的美丽景观,使“清水,蓝天,净土”成为高新区的“标准”。 去年,高新区举办了首届“妖湖艺术节”和第一届“妖湖阅读节”,高标准建设了妖湖书房和爱溪湖美术图书馆,介绍了三一书店和新华书店,并布局一群社区24小时智慧。书屋,开展各种文化活动100多次,写下“十分钟文化圈”和谐幸福新华章。同时,依托自身优势资源,高新区积极利用社会力量打造有利于全民的流动“知识领域”,营造良好的阅读,阅读和阅读氛围,创造独特的“文化高科技”。名片。 (记者张代燕) (编辑:邱伟)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党有一个充满活力的党员为群众工作
- 下一篇:专家“设置摊位”教公众识别假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