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费10万元出书留住码头文化 瑞昌市七旬老人垫资印刷《金城古今录》修正版
时间:2017-03-21 08:43 来源:瑞昌之窗 作者:未知 点击:次
九江新闻网讯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但很少有人能抛开一切去追求,今年71岁的黄子强老人却做到了这一点,他原本是瑞昌市码头镇一名退休语文老师,然而在退休之后萌发了出书留住码头文化的念头,2014年他自费10万元出了《金城古今录》一书,然而在这本书亏损达6万元的情况下,他并没有放弃,反而再次准备垫资印刷《金城古今录》的修正版。 老人自费出书 黄子强的祖籍是安徽宿松县,然而他却在瑞昌码头镇生活了50多年,对于码头镇,他有着很深的感情,也总想为第二故乡做些事情。2011年一次偶然机会,他萌发了为码头镇写一本书的念头,希望留住码头镇的乡土文化。 “从小到大我听说过无数关于码头镇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乡土文化,正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命运,后辈人知道的也越来越少。”黄子强告诉浔阳晚报记者,为了替子孙留住这些乡土文化,他就想到出一本书来记载那些故事。 有了出书想法的那一年,黄子强已经65岁,身体也并不是很好,但为了完成这个梦想,他经常爬上几百级的石阶进入深山寺庙,骑着摩托车到村里找老人聊天,甚至赶到瑞昌市志办查询资料…… “那几年我真的没有休息过,总是到处搜集资料,经常为了一篇故事费尽周折,所幸在2014年把这本《金城古今录》出版了。”黄子强说,《金城古今录》收录了瑞昌市城区、夏贩镇、码头镇等地的各种传说和故事,出版之后,瑞昌市志办便从书稿中挑选了八篇文稿,码头文化中心站也挑选了一些。 “出这本书的时候也多亏了这些部门的帮助,他们从我的书稿中选择文稿也说明了我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黄子强表示,《金城古今录》的出版,让他非常激动,因为这本书实现了他的梦想。 黄子强。(图片由本人提供) 亏损情况下仍垫资出修正版 虽然《金城古今录》这本书得以顺利出版,但黄子强却为此付出了大半生的积蓄,但由于销售渠道等原因,该书的销售并不是很好,为此,黄子强亏损了不少钱。“为了出这本书我大概花了10万元,目前已经卖掉了4万元的书。”说及亏损的事情,黄子强并未过多在意,他只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看到他的书,并从书中了解码头镇。 第一本书的亏损并没有打消黄子强的积极性,相反他仍然四处搜集故事,从而对比书中的内容,在对比的过程中,他也了解到一些以前不知道的内容,特别是码头镇的民谚、民谣、山歌、号子等内容。 “我发现还有很多码头镇的文化没有写进去,所以我就想再写一个修正版,把漏掉的一些内容补进去。”黄子强表示,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已经完成了修正版的编写,相比于原版,修正版的内容增加了五分之二,基本上能让人通过这本书了解码头的过去和现在。 “这次再版会出现什么情况我没有考虑过,我只想出一本能完全展现码头镇文化的书,让后辈人记住码头镇之前的历史。”黄子强说,虽然为此付出了很多,但他一点都不后悔,今后,他还要继续把码头乡土文化传播得更加广泛。 (浔阳晚报记者 梅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