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争相购买鱼苗并投放以保护母亲河
时间:2019-12-06 09:4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村民们在双港河上投放鱼苗。本报记者徐利明拍摄了秀水县复兴乡双岗村前一条小溪中成群的小鱼快乐地游泳觅食。20多天前,村里的村民购买了50,000个鱼苗,通过众筹将它们放入溪流中,并成立了生态保护巡逻队。他们只想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鱼类资源不断减少 双岗村委会有9个村委会。村民们习惯于将村前的溪流称为双港河,它流经村庄,最终流入何秀河。 "双港河是何秀河的源头之一,也是我们的母亲河."双岗村党支部书记邱盛刚告诉记者,虽然村民的饮用水来自山泉水,但每个人都特别注意村前的溪流。 村民黄萧冰的门是双港河。他告诉记者,以前经常看到很多人在河边钓鱼,清澈的河水可以直接饮用。河里有许多鱼和虾,渔民总是满载而归。然而,几年前,由于水土流失和各种污染,水质不是很好。河里的鱼变得罕见了。一些来自其他地方的渔民经常抱怨双港河没有生命。每当我听到这个,村民们都感到尴尬。 作为我省五大水系之一的何秀河,一旦其水源水质受到影响,渔业资源也会相应受到影响。省渔业局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世纪50年代,何秀河有46种鱼类。到2012年,只剩下32种鱼类,其中14种已经消失。常年在河里捕鱼的渔民发现,这四条大鱼的总资源正在减少,而且年龄越来越小,体型越来越小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村民们在双港河上投放鱼苗。本报记者徐利明拍摄了秀水县复兴乡双岗村前一条小溪中成群的小鱼快乐地游泳觅食。20多天前,村里的村民购买了50,000个鱼苗,通过众筹将它们放入溪流中,并成立了生态保护巡逻队。他们只想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鱼类资源不断减少 双岗村委会有9个村委会。村民们习惯于将村前的溪流称为双港河,它流经村庄,最终流入何秀河。 "双港河是何秀河的源头之一,也是我们的母亲河."双岗村党支部书记邱盛刚告诉记者,虽然村民的饮用水来自山泉水,但每个人都特别注意村前的溪流。 村民黄萧冰的门是双港河。他告诉记者,以前经常看到很多人在河边钓鱼,清澈的河水可以直接饮用。河里有许多鱼和虾,渔民总是满载而归。然而,几年前,由于水土流失和各种污染,水质不是很好。河里的鱼变得罕见了。一些来自其他地方的渔民经常抱怨双港河没有生命。每当我听到这个,村民们都感到尴尬。 作为我省五大水系之一的何秀河,一旦其水源水质受到影响,渔业资源也会相应受到影响。省渔业局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世纪50年代,何秀河有46种鱼类。到2012年,只剩下32种鱼类,其中14种已经消失。常年在河里捕鱼的渔民发现,这四条大鱼的总资源正在减少,而且年龄越来越小,体型越来越小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双岗村委会有9个村委会。村民们习惯于将村前的溪流称为双港河,它流经村庄,最终流入何秀河。 双岗村委会有9个村委会。村民们习惯于将村前的溪流称为双港河,它流经村庄,最终流入何秀河。 今年春节后,村民谢宇春成立了微信群,发起了“集资拯救“母亲河”的倡议,建议村民支付购买鱼苗的费用,并将其放入双港河“养鱼”,为保护河源生态做出贡献。在此之前,谢宇春也做了作业。首先,他与村民建立了兴港林峰水生生态合作社,成立了生态保护巡逻队,就改善河流水质的方法咨询了渔政、环保等部门,并就投放的鱼类征求了意见。 这项倡议很快得到村民们的积极响应。在国外工作的村民通过微信汇款。家里的村民亲自把钱送到新成立的合作社。仅在几天内,106名村民参与并筹集了31,800元。 根据专家的建议,合作社购买了鲤鱼、鲫鱼、草鱼、鲻鱼和其他鱼苗。3月10日清晨,许多村民赶到河边,放生了5万多只鱼苗。专家表示,通过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可以改善河流渔业结构,维护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这些以藻类和浮游植物为主的滤食性鱼类,能够明显控制和减少水体中的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净化水质。 从渔民到生态保护志愿者,方舟子,一个前渔民,改变了他的角色。他还加入了生态保护巡逻队,每天主动去河边劝说路人不要下毒或煎鱼。 邱盛刚介绍说,成立合作社和巡逻队是为了建立长期的管理和保护机制。今后,水生生态合作协会将不时开展放流活动。接下来,海龟和石蛙的幼苗将被释放,以保持“母亲河”的存活。(记者徐利明)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视频]父子“接力”半个世纪守护南昌烈士陵园
- 下一篇:江西清明假日旅游市场开始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