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步伐,全面深化基础教育重大改革
时间:2019-09-03 09:2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自全国教育会议以来,中央政府发布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系统地设计了新时期的基础教育改革,标志着中国基础教育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教育之中。 为了落实三个文件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2019年基础改革专业研讨会最近在北京举行。各省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在天津,河北,宁夏等地交流了经验,山西晋中13个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 扩大包容性学前教育资源,消除大班教学,完善学校教育机制,深化义务教育入学改革,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不难从经验中看到各个地方,基础教育的关键点得到解决。困难,除了深化改革,没有别的办法。 破解难题顽疾,回应群众关切 义务教育入学与实现教育公平有关,也影响到各个年龄段和各行各业的父母的心。 面对学校的混乱,宁夏走过了政策网络。 2014年,私立中小学的私立学校政策被废除。相反,计算机被随机分配到面对面访谈。 2015年,普通高中入学率被取消。 “政策,实施”学校+功绩指标“录取; 2016年取消普通初中招生特殊教育政策,降低普通高中政策招生比例; 2018年全面清理,标准化高中入学考试政策; 2019年全面取消私立中小学访谈招生政策,如果申请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全部实行随机录取计算机,完全切断私立利益链初中招生. 2018年,宁夏率先实现西部省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实现免入学入学基本实现全覆盖。 江苏将私立义务教育学校作为豁免入学的重点,全面推进私立学校的招生。经过近半年的治理,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到位,提前入学率得到了根本改善。南京今年首次申请私立小学网上报名,“限于两所学校”。与去年热销私立学校的申请人数相比,今年热销的小型期刊大幅下降。该市的热点私立学校人数从去年的50,000多人减少到今年的34,000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南的“大班”问题在2013年达到顶峰。2014年,河南开始实施扩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的五年计划。截至今年6月底,河南已投资近600亿元,新建,改建,扩建3821所学校,新增城市义务教育学校262万所。大班和超大班从2013年的26.13%和12.42%下降到2018年底的13.01%和1.98%。 四川省183个县有88个贫困县,其中贫困县有45个县。四川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立了45个县作为重点监控保险县,创新建设采用动态管理机制控制民族地区学校。与此同时,四川通过改善学校条件,改善学生资助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的吸引力。自去年以来,共有7万名幼儿被建议在四川贫困地区重返校园。 “无法进入”和“不能留下”的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 创新机制,敢于迈开步子走新路 扩大包容性学前教育资源是解决进入园区和进园的难点的唯一途径。天津积极扩大包容性学前教育资源,特别是支持包容性私立公园的金融安全和人员培训。 天津已建立包容性私人公园的分级补贴机制,每年补贴2800-4400元。 “500元的原始补贴只能用于办公室资助,但导演一般反映他们面临的问题不是硬件问题,而是如何利用更高的待遇来留住老师。”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孙惠玲表示,调整后的补贴可用于增加教职员工的支出和维持幼儿园经营和发展所需的其他费用。 河北省教育厅督察李胜利介绍说,河北正在努力解决推进学前教育改革的制度和机制障碍,重点是补充短期制度,堵塞漏洞。监督,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政策保障体系。与此同时,河北明确的社区支持幼儿园优先被视为公园。如果没有条件,他们被委托成为普通人的公园,不允许他们成为有利可图的私人公园。 河北是全国第一个引入特殊待遇计划,支持城市社区幼儿园,加强政府整体规划,清理教育,资源规划,住房建设等部门横向,垂直压制各级人员的责任。管理阶段后,471个社区配套园区与政府签订了回收协议,回收率为45%。作为全国两个省级家庭教育试验区之一,山东省不断完善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机制。在山东省,山东省探索建立了政府协调,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学校主导,以家庭为导向的家校工作机制。目前,全省92.39%的中小学(幼儿园)在学校,级别和班级设立了家长级委员会,并纳入日常管理。在中小学(幼儿园)建立了23,989所母校(教室),小学和中学(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78%。 为让德育工作“实”起来、“活”起来、“强”起来,福建出台《关于整体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系统设计了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措施要求,形成了以思政课为核心,以语文、历史为骨干,其他各门课为支撑的德育课程体系,并以劳动教育、养成教育、社会实践为抓手,促进知行合一。 山西晋中抓住了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这一牛鼻子,用两年时间,取消了8所处级学校、34所科级学校的行政级别,摘掉了34名处级干部、382名科级干部的“官帽子”,克服了学校管理的行政化思维,实现了教育专家办学治校的新突破。与之配套,晋中赋予校长学校内绩效工资分配权等7项权利,特别是进一步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促进了学校内部管理的深度变革。 深化改革,探寻教育质量提升的突破口 浙江在2012年全面启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心思想即为“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难啃的骨头越来越多,新问题不断涌现,我们开始酝酿普通高中分类办学、特色化发展的改革内容。”韩平介绍,浙江准备在近期出台《关于实施分类办学促进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希望通过实施分类办学改革,改变区域分层办学的现状,逐步形成区域支撑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分类办学机制,区域内普通高中学校错位发展,形成稳定独特的办学风格和较为成熟的特色课程体系。 “通过教育政策调整了教育关系、学校结构和师生关系,但课堂教学如果不发生改变,各项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比较空的。”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杨振峰说,上海自1988年推进“一期课改”以来,30多年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日常教学,依托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持续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升育人质量。 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时,上海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教研部门和基层学校的合作共同体,采取了明确要求、选点试验、提炼规格、编制文本、推广应用的运作机制,确保相应要求在合规、科学的同时,更具可操作性。 广东狠抓基础教育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路径设计,从新学校、新课程、新课堂、新评价等8个方面着手,积极构建“广东新时代新教育”体系。为此,广东制定了《关于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构建广东基础教育新生态的指导意见》,聚焦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供给侧改革、教育治理体系改革,提出了15条改革举措,以教育信息化为引领,系统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为提升信息化的整体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安徽把推进智慧学校建设作为突破口。 “智慧学校与教育信息化1.0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基于伴随式数据收集、大数据分析、个性化诊断、智能化推送,让传统的因材施教插上现代化的翅膀。”安徽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邬平川说。 安徽把智慧学校建设的重点落在了基础教育,尤其是乡村中小学上,确定将于2019年完成50%的贫困地区教学点智慧课堂、16%的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任务,建设1017个教学点智慧课堂和1131所乡村智慧学校,并列为省政府重点工作,纳入省民生工程。(记者 王家源 梁丹) 责编:纪爱玲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保护贫困学生学习和学习
- 下一篇:由教育部发布《前沿科学中心建设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