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教育 >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追求“双赢”

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5月17日的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把握三个方面:体现继承与民族,体现原创与时代,体现系统性与专业性。 。文学翻译理论是哲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部分。在我的翻译实践中,我确实对继承和国籍,原创性和时间,制度和专业性进行了具体的工作。

目前世界上流行的是西方等价翻译理论,因为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方等国家使用的是拼音字母,大约90%的单词都能找到相当的,所以翻译基本上可以用等价的翻译。虽然汉语是一个象形文字,但只有一半的单词可以找到相当于西方的单词。当存在等价物时,等效翻译自然可用。当没有等价物时,最终的翻译要么比原作好,要么不如原作好。劣质比优秀更糟糕,我认为我们应该利用翻译并尽可能地使用翻译的最佳翻译。这就是“优化理论”。 “优化理论”是一种与中国西方不同的文学翻译理论。它继承了严复,鲁迅,郭沫若,朱光谦的翻译理论,是对中国文学翻译理论的总结。

《老子》第一章的开头是:“道路非常好,名字非常有名。它非常有名。”这两句话表达了“道”与“常道”之间的矛盾,即“名”与“井名”之间的矛盾。 “道道”中的第一个“道”意思是“理性,真理”,第二个“道”是动词,意思是“能够知道,可以说”,“非常道路”“这是每个人经常出现的”理由“这句话意味着客观真理和主观知识的真理并不总是统一的。在翻译中,特别是在文学翻译中,由于翻译的“真理”不能脱离人类的主观知识,它不能客观的“真理”。“名字可以命名,非常有名”,真实的东西可以有名字,但名称不等于真实的东西。与文学翻译的联系意味着翻译的内容有一个形式但这种形式并不完全等同于原始内容。2500年前的书《论语》的第一句话是“学习和学习,而不是说(yue)?”西方的一些学者把它翻译成“学习和及时复习,是不是很愉快?“这是一个”平等的翻译。“我翻译为”得到知识并付诸实践,这不是一种乐趣吗?“这是”最佳翻译。“

我把诗歌翻译理论概括为“美化艺术”。这是鲁迅“三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钱树书的“整合”,孔子的“不如善者,善于善者”。 “美女”是指三妹——。它美丽,美丽,美丽。翻译的诗歌必须翻译成原诗的三首美诗。这是诗歌翻译的本体论。 “化学”是指三维的——深化,均衡和浅薄,这是文学翻译的方法论。点对点翻译通常是合理的,但我们可以加深和浅薄。 “志”指的是三个——知道,好,快乐,这是文学翻译的目的论。翻译必须首先让读者知道作者所说的内容,其次,让读者喜欢阅读译者的翻译,最好让读者在阅读后感到快乐。换句话说,“知道”解决了“真理”的问题,“善”解决了“善”的问题,“学习”解决了“美”的问题。文学翻译的标准从求真,求善,求美。寻求美好和寻求美丽是一个高标准。它超越了等同翻译的求实阶段,进入了自由王国。钱树书说:“艺术家是那个想做他想做的事,不会超越时刻的人。”文学翻译不是1 + 1=2的科学,而是1 + 1> 2的艺术。中国翻译理论不仅“不是过时”,而且“做你想做的事”也是积极的。

一些西方学者说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统一。中国有些人说团结就是改善。在文学翻译方面,英语翻译应该用中文表达。在将中文翻译成英文时,您应该使用英文的最佳表达方式,以便双方都能得到改善。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竞争。两种语言总有各自的优缺点。如果你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双赢,那么翻译将使世界文化向前发展。 2014年,国际翻译联合会授予我“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这是翻译和认可翻译和翻译理论领域的世界最高奖项。一方面,将国外优秀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另一方面将中国优秀作品翻译成外语,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使世界文化更加辉煌灿烂,这是译者的责任。我很亲密百岁,仍在努力! (许渊冲;陈志明,高玉婷接受采访)

徐元冲,1921年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兼翻译。从事文学翻译80年,翻译成中文,英文,法文等多种语言,发表了100多种翻译,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外文翻译和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翻译等上。获得国际翻译协会“Aurora Borealis”颁发的杰出文学翻译奖。

(《人民日报》2019年2月22日  20版)

编辑:张嘉诚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