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时评 >

从'洼地'到'高地'——江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

缺油,少煤,缺乏天然气。从资源禀赋来看,我省属于能源“蹲地”。一方面,它本身就是不够的。一方面,这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实践中,我们探索了一条“改变车道和超车”的道路,以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特别是党在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后,全省重点关注改善区域能源供应形势和能源消费结构,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江西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目前,在全省电力峰值的夏季,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增长可以提供200多万千瓦的产量,相当于200万千瓦的燃煤火电机组,确保安全稳定我省的电网。这项行动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能源消费结构的积极变化,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国家。早在1985年7月,我省就组织国内外专家对鄱阳湖气候资源,风能和光能资源进行了现场调查,率先启动了新能源的规划和研究过程。在中部地区的利用。

进入21世纪后,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对能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再次加快。

2004年至2006年,省发改委组织省气象局,省气象科学研究院,省电力设计院等单位开展风资源勘探,野外风测量等方面的广泛研究。该省的预可行性研究。 2007年,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第一个新能源发展计划——《江西省“十一五”新能源发展规划》。

新能源项目已成为政府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省政府发布了《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 2018年,省政府发布了《全省综合交通、铁路、电力、省级天然气管网、信息通信5个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在该计划的指导下,我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建设正在迅速发展。 2008年,我省第一个风电场,——,独山县,吉山湖风电场投入运行。 2010年,我省第一台生物质直燃发电机组——投入运行。

为了进一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我省不断扩大的风能技术可以利用荔波国际官方网站的规模,引导从鄱阳湖区到渭南山区的风电项目,突破其中的瓶颈。风电理论的总装机容量。在生物质发电领域,我省实现了省内特殊规划布局,开辟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新增长空间。

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新的动能

不久前,在上饶市精科能源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最新的天鹅双面透明背板组件。该产品荣获2019年Intersolar光伏奖,并荣获“质量中国”上海新豪博公司2019年元件发电模拟奖(单晶组第一名)。

近年来,我省第一家金寨科技有限公司走出了LDK和晶科等LED龙头企业,催生了新的动力。 2018年,全省太阳能电池产能为7.87GW,部件年生产能力为12.3GW。全年,87家光伏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0.5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利润28.3亿元,同比增长245.8%。太阳能电池出口量为5792万片,同比增长6.3%,出口额达到12.4亿美元,同比增长17.4%。

在勘探过程中,我省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取得了显着成绩,部分地区已走在全国前列。

2006年,南昌市万里区麦园生活垃圾处理厂沼气发电厂和CDM项目启动。通过燃烧垃圾填埋场发电,成为全省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环保建设示范项目填补了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资源利用的空白。

2008年,该国第一个稻壳热电联产项目落户兴安县。

2010年,全国第一块生物质能源炭在鄱阳县试产成功,并进入批量生产。生物质能源炭研发技术是我省2009年“星火计划”项目,制作工艺国内领先,核心技术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在可再生能源大数据领域,我省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可再生能源大数据平台建设,为行业性数据平台建设课题开创了“政府指导支持,企业参与投资,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的新模式。

经济、社会和生态环保效益逐步凸显

在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目前正处于风电建设密集期,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企业过去的火电主业已成为副业,在建的49个项目中传统电源点项目只占2个,去年45亿元的营业收入中,传统电源点项目仅贡献2亿元。

这是我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一个生动实例。随着地区能源供给形势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逐步凸显。

在樟树市中洲乡江平村廖家自然村,当地贫困户廖三女每月可以获得300元的光伏发电收益分红,这已成为一项稳定的家庭收入。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光伏产业扶贫,全省累计投入资金129.93亿元,建成光伏扶贫电站53247个、装机容量194.87万千瓦,帮扶贫困户38万余户。

99.807%和99.801%,是全省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和综合电压合格率。目前,我省农村电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供电能力不足、电网薄弱等问题,助推38个贫困县、3058个贫困村脱贫攻坚,有力促进农村能源和产业升级,为全省县域电网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同时,我省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农林生物质直燃项目20个,每年无害化处理城镇生活垃圾约265万吨,集中化处理秸秆、稻壳、花生壳等生物质燃料191万吨,有效缓解了农村农林业废弃物污染和处理难题。(记者 游 静 实习生 陈小凤)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