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教育 >

大学戏剧选修课程成为“热门商品”

大学戏剧选修课程成为“热门商品”

学生体验化妆(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大学戏剧选修课程成为“热门商品”

北京大学侯少奎(左)《经典昆曲欣赏》班(照片由北京大学昆曲遗产研究中心提供)

周三下午,清华大学梦民围音乐厅充满浓浓的京剧气息。声音。在新学期开始时,《京剧表演史论与生行艺术实践》和《旦行艺术实践》计划开始。在一学期的课程中,60名选修学生将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唱歌,指法和身体动作,并在最后的表演中执行《定军山》和《天女散花》。他们不是专业演员,也不是艺术团的中坚力量。他们大多是零基础的学生。

从零基础开始培养

在国内,没有少数高校提供清华大学的公共选修课程。在选修季节,这些课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中国人民大学孙平教授提供的《国剧艺术大观》只有120个班级,但在选修系统等候名单中有三四百名候选人;武汉大学的易东先生每学期都会打开《京剧历史与审美导引》《戏曲审美导论》《中国经典昆曲赏析》。每个人都很喜欢上课;四川大学学生高戈说,丁淑梅开设的戏剧课程《中华文化》非常受欢迎。 “画画需要一点运气。”

20多年前,高校开始出现在戏剧班的戏剧课上。 “这堂课的初衷是与年轻学生分享我最喜欢的艺术。”安徽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徐强说。他在2000年开始了这门课程《京剧与中国文化》。让他感到惊讶的是,第一堂课已经挤满了,他迅速将一门课程扩展为两门课程。

2006年,教育部,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举办了“优雅艺术入校”活动。在过去的十年中,京剧,昆曲,戏剧等近3000场演出在高校上演。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陈伟鹏说:“在2005年的第一堂课《昆曲艺术欣赏》,我问过现场看过昆曲的学生。没有人举手,但现在那里几乎都是三分之一。同学们已经看过了。“徐强说:”歌剧的讲座和活动是分散和随意的。相比之下,公共选修课的戏剧教育更加系统化。“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大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今年4月11日,教育部明确指出“各高校应明确普及艺术教育管理机构,纳入公共艺术将课程和艺术实践纳入大学人才培养计划,并将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并实施学分制管理。“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红说:”过去,清华大学的经营者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许多歌剧课程都提供给爱好者。 随着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我们开始思考具有更高地位的歌剧教育的意义,进一步扩大课程的覆盖面,让零基础的学生有机会接触歌剧,促进形成校园里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大气层。 “

名师是大IP

在四川大学学生歌曲的成绩单上,除了四川大学的戏剧课外,还有来自北京大学的《昆曲经典艺术鉴赏》。/p>

2009年,台湾作家白先勇向北京大学推出了“昆曲遗产计划”,《经典昆曲欣赏》在北京大学开设了课程。每周四下午,当张继青,蔡正仁等艺术爱好者走进北京大学时,学生们总是挤满了科学楼的教室。有时,来自四面八方的昆曲粉丝必须坐在地上。为了让这个受到广泛尊重的课程的学生受益,从2016年开始,在北京大学的在线教育平台上,“智慧树”开设了一个网络课程,实现了跨学校教学和信用卡认证。 高戈说,这门课程包括四个“会议课程”。上课期间,她和四川大学的其他学生集中在大教室观看直播。演示者将实时回答他们的问题。

陈伟鹏《昆曲艺术欣赏》也于2016年转入“学校在线”MOOC平台。在过去的三年中,选择的学生总数已接近50,000。中国民航大学和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等大学将其纳入学分制。

武汉大学学生李明(化名)在完成了易东老师理论课后选择了实习班。他从小就学习京剧,他发现表演教学的内容是武汉当地传统戏剧汉剧。 “我们选择去找老师,没有人知道这是一部汉剧。”虽然出人意料,但他和他的大多数同学都坚持不懈。在韩钟表演艺术家袁中宇的指导下,李明在终曲中演唱了汉剧《柜中缘》的选集,并与另一位同学一起演唱了另一部“汉王二壶”《游龙戏凤》。 一学期下来,“同学们不仅对汉剧有了基本的了解,还体验到了戏曲表演”。他说:“看10部戏也不如自己试着演一段,一演,就知道里面的讲究了。”

从线下到线上,从赏析到实践,从京昆到地方戏,高校的戏曲课堂为学生走近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多元的途径和选择。

艺术教育也是情感教育

在安徽大学的徐强老师看来,无论社团还是课程,戏曲艺术的教育“事在人为”:“只要能有几位积极的老师或者学生,这个事情就能够做好。”教师资源的匮乏,恰恰是许多高校面临的困境。徐强一直在寻找能接班的青年教师,却没有合适的人选,“年轻教师有较大的学术压力,很难有时间上课,而且我的课很特殊,是以学唱为主,和学生的互动很多”。

赵洪坦言,如果没有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戏曲教育很难开展。 她表示:“我们首先要明白艺术教育对人培养的重要性,有了认识的提升,才会有经费投入的保障;其次就是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的教师去落实。”

“选课的学生就像是一颗种子,会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徐强说,他课堂上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专业,“有一些学生后来爱上戏曲,去考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了。”

赵洪认为,年轻的学生不一定都会去看戏听戏,但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将来在他们有时间、有机会的时候,就会更愿意去欣赏,也会懂得如何欣赏。“戏曲教育一方面是审美教育,我们要让学生们能近距离、全方位、多角度体验戏曲之美;另一方面是情感教育,在戏曲艺术生动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文化蕴藏中,他们也会懂得中国人家国天下的情怀。 ”(周缘)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9月18日第09版)

责编:林佩瑶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