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瑞昌 >

张东晓院士难舍九江情(2)

高中时期扎实的基本功给了张东晓奋飞的翅膀,九江一中的一场报告会则给了他奋飞的方向。在张东晓的人生道路上,不得不提九江一中校友、我国“两弹一星”的杰出贡献者黄祖洽院士。

九江一中校友会负责人丁先玉老师回忆说,九江一中85周年校庆时,请来黄祖洽院士来一中给学生做一场关于核物理的学术报告,张东晓也是其中的一名学生。这场报告打开了张东晓对于科研世界的大门。听完这场报告,让他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坚定了自己将来要从事科研工作的决心,也为他今后的发展确立了方向。

2012年10月,九江一中110周年校庆时,再次请来了黄祖洽院士,同时也请回了这位优秀校友张东晓,并请他为母校做了110周年校庆发言。在发言前,张东晓首先朝着在台上就座的黄祖洽院士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非常有幸再次在母校见到我最敬爱的科学家黄祖洽先生。当时黄祖洽很吃惊,并不认识这位突然鞠躬的发言者,更不可能记得他曾是自己多年前讲座下一个有心的听众,更没想到正是因为当年的一场学术报告会在一位少年的心中埋下了理想的种子。

4 美国国家工程院士怀揣一个“北大梦”

1990年,张东晓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留学,师从世界著名的地下水水文专家纽曼院士,分别于1992年、1993年获水资源系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年获亚利桑那大学博士后学位。毕业后历任美国南加州大学Marshall讲席教授(终身制),俄克拉荷马大学石油和地质工程系米勒讲席教授(终身制),北京大学能源与资源工程系首任系主任,南京大学客座教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拉萨拉莫斯(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高级研究员。现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海洋研究院院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和能源与资源工程系教授。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1992年,正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攻读硕士的张东晓给王义龄老师写了第四封信,信中他谈到“最近听说国内经济发展很快,九江也是如此,过一两年我打算回国看看……”

据九江一中的丁先玉老师介绍,张东晓教授之所以回国选择到北京大学任教,是为了完成一个之前没有完成的夙愿,当时还在九江一中就读的他,其目标是考入北京大学,未料事与愿违被录取到东北工业学院。作为国家“千人计划”引进的首批专家,假如张东晓教授不回国发展,可能五年前就已经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了。

(龚艺 记者 樊绍红 文/摄)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