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中国的并购财技:150亿投资乐视遭质疑(2)
时间:2017-04-01 22:44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未知 点击:次
对于这起收购,融创表示,“金科地产在中国主要的核心二线城市从事房地产开发,拥有高质量的土地储备,本公司看好金科地产的未来发展前景,相信本次投资将会带来较好的投资回报。” 并购拥有目标地块的非上市公司 除了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之外,对拥有目标地块的非上市公司的收购也是融创并购策略的一大方向。 1月6日,成都融创以总计13.53亿元人民币收购了两家目标公司,本次收购直指成都市高新区新川项目的开发,公开信息显示,新川地块的产品类型为住宅和商业,总占地面积9562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87527平方米,可售面积为387527平主米,目前该项目尚未开始销售。值得注意的提,这起低调的收购恰恰显示了融创在土地并购方面有计划有步骤的“谋略”。 融创中国披露的信息显示,“第一家目标公司持有第二家目标公司90%股权,第一次收购完成后,成都融创将持有第一家目标公司100%的股权,第二次收购完成后,将直接持有第二家目标公司10%的股权,并通过第一家目标公司持有其90%股权,由此,两家目标公司成为本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不仅如此,2017年投资动作频频的融创在1月9日还通过增资以人民币26亿元的价格获得北京链家6.25%的股权;1月13日,又以150亿元巨资投给了市公司上“风雨飘摇”的乐视。 当然,孙宏斌并非总是判断收购利好的一面,2016年初,孙宏斌就看到了一线城市拿地的问题,“土地太贵了,竞争激烈”,彼时,融创调整了向二线城市渗透的战略,同时在保证资金链的情况下强化并购策略,孙宏斌表示,“要视后续信贷政策而定,但是融创的并购不会停。”事实证明,这一并购策略让融创“开疆拓土”同时有效地控制拿地成本。以2015年底融创在杭州直接拿地的价格与上述并购案所需资金稍作对比,就不难看出这一端倪。 2015年底,备受各大房企关注的景芳三堡、笕桥地块拍卖中,融创杭州区域公司先以总价11.4亿元,折合楼面价23268元/平米,击败10家竞争对手,夺得钱江新城江景芳三堡地块;随后,又以19.35亿元,折合楼面价16357.55元/平米,力克其余12家竞买单位,拿下城东新城核心区笕桥地块,强势布局杭州城东新城板块。 对于融创在土地市场的并购行为,德银就表示,“融创在并购市场上获得了丰富的经验,融创是土地市场的并购专家。” 德银的统计显示,截至目前,融创中国已经进行了50项并购交易,过去14个月土地储备合计达2600万平方米,令其在开发中具有强大的优势。 融创中国发布的信息也显示,融创目前已进入了20多座一二线核心城市,拥有156个高端项目,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区。 资金 资金链的“支撑” “聚焦核心区域,打造高端精品”是融创的企业战略,但是一二线核心城市核心区域的土地价格不菲,即使能够通过资本市场的并购来控制成本,但对于不断扩张的融创来说,资金链的“支撑”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更何况,在这个问题上,作为融创创始人的孙宏斌在顺驰问题上曾有过切肤之痛。 对于这一问题,融创相关负责人表示,“融创要在过去土地获取的经验和能力积累基础上,继续积极判断市场、审慎决策,在现金流绝对安全的前提下,获取价格合理、并且即使在市场波动情况下仍支持周转的优质土地储备。” 那么,如何获得安全的现金流呢? 接近融创的业内人士李冰(化名)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对于融创来说,现金流一方面要依赖地产,另一方面则要不断优化融资结构,尽量降低融资的财务成本。”众所周知,房地产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特性,房地产开发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融资方式的选择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可行战略。 一般来说,良性销售的房地产企业可以帮助获取相应的内部融资,也就是在自有资金上获得支持,比如可供抵押贴现的票据、债券,可出售的经营性和存量物业,以及近期可回收的各种款项。在这方面,融创实质上做到了企业战略与现金流支撑的良性循环。公开信息显示,融创中国2016年的销售业绩高达1553.1亿元,这为融创在土地市场的一系列并购做好了资金上的“准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