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工业大学结合工科院校的特点改革思想政治
时间:2019-11-23 09:2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如何参加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课?如何撼动思想政治课的“工程风格”?华北工业大学在推进思想政治课改革的过程中,创新思维,改变思维,整合工科院校的特点,从内容和形式上向思想政治课注入工程元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工业文明”突出研究特色 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业文明和现代工业发展的理论注入思想政治课的设计中,思想政治课是华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课“工程风格”的核心。 不久前,丁辉总统亲自登上讲台,开设了一门名为“马克思主义与工业文明”的思想政治课示范课。他从经典著作和基本原则出发,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工业文明理论,阐释了马克思的科学态度,论述了现代科技创新的最新趋势,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业文明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启示。课堂上,不仅有风险防控、控制工程、智能制造、高技术产业战等学科发展的热点话题,也有马克思工业文明理论的解读和回顾。在场的学生不仅熟悉工程知识,而且对探索马克思理论经典充满好奇心。学生们还发现马克思实际上离我们很近。 思想政治教育示范课程是华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革的缩影。作为一所已有73年历史的工科院校,该校十分重视工业文明理论对工科院校学生思想成长的塑造作用。市委书记郑焕东提出,在实现建设“高水平特色理工大学”的目标过程中,思想政治课要有自己的特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充分凸显工业文明的鲜明特色。为此,学校还成立了专门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与工业文明研究中心”,以充分发挥理工大学的特色,这无疑为创建具有工程特色的思想政治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科技创新”服务课堂教学 在课堂形式上,学校充分发挥工科院校独特的专业技术优势,将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家宝”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在“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发展”的思想政治课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温泉老师没有直接向学生解释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邀请”了机械工程学院设计的“餐厅智能服务机器人”,先“服务”每个人。一天结束时,盘子被装上,桌子被移动和整理。智能机器人一次完成了一系列任务,这让学生们感到惊讶。后来,温泉老师慢慢地展开理论,让学生们生动地深刻理解人工智能向人类劳动形式的转变。学生们虽然在意识形态上有所进步,但模糊地感觉到他们仍在上专业课。一些学生开玩笑地说,机器人是在上一堂课设计的,而“老熟人”在下一堂思想政治课上已经出现。这种“熟悉的味道”真的让人感觉更亲切。 除了“餐厅智能服务机器人”,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的研究平台,“无人驾驶与道路协同控制”,以及信息学院研究的铝电解生产智能控制、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之外,他们还在思想政治课上不时“炫耀”和“出牌”。学校还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重点建设了一批智能教室,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和有效性。这样的思想政治课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不言而喻。 “工科特质”做亮思想引领 整合特性 为了巩固这些改革的成果,学校提出把马援建设成为全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学院”,把思想政治课建设成为学校履行培养道德和人才根本任务的“领导”课。同时,努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被巧妙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课堂教学作为育人的主渠道得到了有效发挥,使各类课程能够同向运行,形成协同效应。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课”和“思想政治课”都具有明显的工程特征。(贾梦洁,左周放) 编辑:张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