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元科技毛利率两年腰斩 产品价格年年跳水钱景(4)
时间:2017-04-01 23:51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未知 点击:次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碳元科技高导热石墨膜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还是近几年的新兴应用,材料本身的特性还有一定提升空间,消费电子产品的推陈出新也对散热解决方案提出了更多样更复杂的需求。公司的技术和产品还有很有潜在的应用场景有待开发,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散热部件是所有电子产品必须的功能部件,高导热石墨膜在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的渗透率仍有持续提升的空间,仅按智能手机测算,市场每年有1000万平方米的高导热石墨膜的需求,有利于消化公司募投增加的产能,提升公司业绩。 川财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募集资金用以公司搬迁扩建项目和研发中心项目:公司IPO募集资金总额为4.09亿元,主要用于搬迁扩建项目和研发中心项目。公司近年来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产能利用率已经处于较为饱和状态(2016年达到97.5%的产能利用率),原有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本次搬迁扩建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200万平方米的产能,将有效缓解现有的产能紧张局面。根据wind一致预期,预计公司2017年营收达到49.7亿元,同比增长6.67%,归母净利润达到8900万元,同比增长8.09%。 浙商证券在研报中称,预计17、18和19年收入分别为5.25亿元、6.32亿元和8.58亿元,同比增长13%、20%和36%;预计17、18和19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93亿,1.07亿和1.38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3%、15%和30%,17、18和19年EPS为0.45、0.51元和0.66元,结合公司增速和参考可比公司,可以给予17年40-50倍PE。 申万宏源称,碳元科技考虑到公司产品质量与国际水平相当,客户绑定三星、华为、OPPO及VIVO等,并且国产品牌迅速崛起,对公司石墨散热膜的需求增加,上市市盈率与行业平均水平(约48倍)仍有一定差距,且未来产能扩张情况,可以更好的满足智能手机、超薄笔记本、平板电脑等下游需求,预计17-19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8950/9337/9936万元,考虑新股上市后全面摊薄EPS分别为0.43/0.45/0.48元。 对比同行业A股可比公司状况,申万宏源给予公司17年40~45倍,对应合理市值及价格区间为35.8~40亿,17.2~19.4元。 产品类型单一 库存商品激增 2013年至2016年,碳元科技各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4,189.12万元、7,112.27万元、6,848.79万元和13,447.54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19%、21.09%、20.67%和28.86%。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6.97次、6.28 次、5.00次和 7.14 次。 报告期内产品类型单一,目标市场集中于智能手机散热领域,存在依赖单一市场的情形,一旦目标市场出现波动,公司经营业绩有可能出现波动或者下滑。 基于公司产品和市场的单一性,如果手机行业研发出用于手机散热的全新材料,并且成本、性能均优于高导热石墨膜,或者智能手机结构或零部件出现重大革新从而大幅降低散热需求,公司如无法及时应对,将面临产品需求下降、经营业绩波动或者下滑的风险。 2013年至2016年,碳元科技存货余额分别为7,129.79万元、8,968.02万元、4,908.67万元、8,599.98万元。其中,库存商品账面价值逐年增高分别为578.93万元、1,222.44万元、1,946.68万元、4,201.08万元,占存货的8.12%、13.63%、39.66%、48.85%。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14次、1.82次、3.22次和4.81次。 以降价应对竞争 产品价格年年“跳水” 高导热石墨膜自2009年开始批量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2011年开始大规模应用于智能手机,属于新兴行业。导热石墨膜产品良好的发展前景及盈利水平也吸引了国内企业进入该行业,并通过降低价格来获取市场订单。为应对此类竞争,保证市场占有率,碳元科技亦采取了降价的销售策略。 报告期内,碳元科技主要产品的平均销售单价呈现下降趋势。2014年至2016年,单层高导热膜平均价格由421.97元/平方米降至168.07元/平方米、复合型高导热膜平均价格由1,156.93元/平方米降至343.12元/平方米、多层高导热膜平均价格由448.95元/平方米降至234.71元/平方米。 报告期内主要产品销售收入及单价变动情况(来源:招股书) 随着高导热石墨膜行业从初创期逐渐走向快速发展期,行业竞争逐渐加剧,国际厂商为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开始逐渐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一些行业新进入者为获得市场份额,采取了大幅降低产品价格的竞争策略,导致了行业价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