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教育 >

2019中俄体育教育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如何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国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如何进一步促进中俄体育交流?在冬奥会的背景下,中俄体育交流将面临什么样的变化?俄罗斯冰雪运动将给中国冬季校园体育带来什么启示?11月28日,2019年中俄体育教育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中俄教育大学联合会18所大学的代表齐聚一堂,讨论中俄体育教育合作及未来发展。这是在中俄教育大学联合会框架下举办的第一次体育教育论坛。这也是国内教育界首次举办中俄体育教育双边论坛。

2019中俄体育教育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石军;教育部国际合作交流司欧亚处处长刘建清;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宣福珍;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史曼诺夫斯基·亚历山大;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校长卢科夫·阿列克谢;华东师范大学150多名研究生参加了论坛。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奥英主持了开幕式。20多名中俄知名体育专家就三大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中俄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北京冬奥会背景下的中俄“校园冰雪运动”、中俄高校体育专业建设。

童石军在开幕词中说,中俄教育院校联盟是中俄联合组建的专业院校联盟,为两国教育领域提供了全新的官方交流平台。这次中俄论坛的主题是“体育教育”。这是中俄友谊的延续,也是对未来的展望。他希望这次论坛能为中俄体育教育事业贡献新的发展智慧,共同促进中俄文化教育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与修订小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

2019中俄体育教育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中方专家: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位一体”核心素养

刘基在《中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中指出。首先,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名称已经从“体育”转变为“体育与健康”,这反映出这一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将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健康发展为目标取向。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二,呈现形式从“教学大纲”转变为“课程标准”。它主要强调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注重目标与内容的有机结合,重视目标导向的内容和方法。第三,指导思想从“增强学生体质”转变为“增进学生健康”,强调体育不仅要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第四,课程理念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学生的成绩表现和发展状况为重点,教师的教学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第五,课程目标从“单一体育知识与技术”目标转变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及体育能力、健康行为与体育道德的“核心素养”目标。第六,教学内容由“单一知识”向“结构化知识”转变,重点是组合技术、技战术、对抗练习和教学竞赛。第七,教学方法从“灌输”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

俄方专家:强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健康引导

新西伯利亚国立师范大学校长杰拉尔塞夫·阿列克谢(Gerasev Alexei)在《新西伯利亚国立师范大学体育健康工作组织》报告中指出,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着眼于学生社会专业化发展的新目标,深入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导的新重点和新方向。他认为,应加强对社会价值观的健康引导,引导大学生积极改变其社会价值观的认知心理,突出其健康的社会责任认知心理意识,从而为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健康的引导和服务。他建议把社会意识形态的指导作为体育和健康教育发展的新组成部分,为大学生客观了解社会发展现状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对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的“健康”一词进行了新的诠释。他认为,以身心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为基础的基础体育课程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体质,还能愉悦学生的课堂情绪,缓解学生的心理情绪,实现“心理与身体”的双赢目标,为高校更好地开设基础体育课程提供了思路。在2019中俄体育教育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论坛结束时,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王洪舟做了总结发言。他说,中俄体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国的体育课程和前苏联的体育课程是一脉相承的。历史是不可分割的。中俄两国在体育领域都有相互学习的必要性和必要性。他相信,此次论坛的举办将进一步促进中俄人文合作与交流,实施中俄教育大学联盟框架下的制度化项目,促进中俄文化教育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27日,中俄两国代表投票通过并签署了新的中俄教育学院和大学章程。

据报道,今年是中俄教育大学联盟成立五周年。五年来,联盟成员大学在联盟框架下进行了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们完成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俄罗斯奥林匹克竞赛“走向俄罗斯”、“走向北京”中国奥林匹克竞赛、“中俄交流周”艺术团巡回演出、“俄罗斯研究”国际研究生论坛等有影响力的中俄教育交流活动。成员大学之间的合作也日益深入。中俄教育院校联合会开创了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范式,为促进中俄学术交流做出了新贡献。(正文:单雯傅哲琦)

编辑:张洋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