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外高等教育文化交流年会在Xi召开
时间:2019-12-18 09:34 来源:海外网 作者:无 点击:次
12月13日,首届中外高等教育人文交流年会(国际高校联合会)在中国西部创新港科技召开。教育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杜克威、中国高等教育协会副会长张大良、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肖伟、xi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党委副书记龚辉出席了年会。来自全国各高校的200多名代表出席了年会。年会开幕式由教育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主持。 龚辉欢迎专家学者的到来。他简要介绍了Xi安交通大学的历史,指出Xi安交通大学一贯重视国际化和中外文化交流,始终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2015年5月,Xi交通大学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吸引了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大学加入。他说,Xi交通大学今后将依靠西部创新港的科技,扩大中外文化交流,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在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发挥重要作用。 杜克威介绍了教育部中外人民交流中心在促进大学间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所做的工作。他说,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思考,中心基本确定了“搭建平台、制定规则、建立标准、做项目、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并提出搭建10个工作平台,包括建立中外文化交流研究所。他希望年会能成为高校人文交流沟通、相互学习、协同发展的平台。他将共同探讨国际高校联盟合作创新与发展的模式和思路。他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高等教育做出重要贡献,为“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应有的贡献。 朱肖伟指出,陕西省作为中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之一,拥有众多的大学和丰富的资源。近年来,我们紧紧跟随国家重大政策,积极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模式。关于今后的工作,他说,他将进一步完善国际学生的招生、培训、管理和服务制度,充分利用国家公共留学计划支持教师和学生出国留学,支持学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申请,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和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迈上新台阶。 王树国说,首届年会的召开是国内同仁解放思想、融入世界整体发展的生动实践。当今世界正面临一个世纪以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国际形势复杂,给大学带来许多新的挑战。我们必须维护家庭和国家的感情,积极扩大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中外人民的共同感情,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国文化影响力做出贡献,帮助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张大良在讲话中指出,国际高等院校联合会作为中国对外教育交流的重要领域,是高等教育领域人文交流的实践和创新。特别是近年来,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相继成立了国家和地区研究中心,并在科研领域取得了许多成绩 在 主题论坛上,与会者深入讨论了“国际联盟对建设“双一流”的意义”、“国际联盟在产学研结合中的作用”以及国际联盟在高校中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多元智能不断搅动和碰撞,产生了许多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路径。 会上,《中外人文交流西安宣言》也被发布。 据了解,本次年会不仅是一次“正确的创新”,它紧密遵循了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中提出的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新模式,也是探索如何创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模式的重要而具体的途径。这次年会的召开可以说是对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改革开放40年来高校国际联盟建设经验的梳理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这在适当的时候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通过联盟的接触和整合,中国高校可以以相对全面的态度表达对全球公共问题的关注,这必将推动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增强中国的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正文:安思奇问杨敏) 编辑:张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