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专题 >

人民财务评价优化市场环境使民营企业参与竞争

编者按:民营企业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占了我国90%以上的企业数量。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企业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和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这一点丝毫不会动摇。”12月2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 )印发。全文5523字,共8个部分,28个条款。“人民财评”围绕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健全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5个方面进行解读。

“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实施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刚性约束”,“破除招投标的隐性壁垒”.《意见》明确指出,坚持公平竞争,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确保权利、机会和规则平等,为民营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民营经济。一系列促进民间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包括“39鼓励社会投资”、“10激发有效民间投资活力”、“26促进民间投资”和“《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就非公有制经济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民营企业“移山破门”的五项措施。

剩余全文

编者按:民营企业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占了我国90%以上的企业数量。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企业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和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这一点丝毫不会动摇。”12月2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 )印发。全文5523字,共8个部分,28个条款。“人民财评”围绕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健全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5个方面进行解读。

“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实施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刚性约束”,“破除招投标的隐性壁垒”.《意见》明确指出,坚持公平竞争,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确保权利、机会和规则平等,为民营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民营经济。一系列促进民间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包括“39鼓励社会投资”、“10激发有效民间投资活力”、“26促进民间投资”和“《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就非公有制经济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民营企业“移山破门”的五项措施。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和安排,从减少审批、减少材料、加强公开透明的规章监管、减轻企业负担、缩短环节时限四个方面进行了“放开管理服务”等深入改革,有效改善了经营环境。“一站验收”和“一个定居点”已在许多地区实施。在某些领域,政府进一步将“运行一次”优化为“不运行一次”。包括私营企业在内的各种市场参与者的活力得到了激活,他们的收购意识得到了增强。稳定、公平、透明和可预测的商业环境不断创造。新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商业体制改革的推进,“办执照难”和“办执照难”等公共服务问题不再是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共同痛点,取而代之的是与市场竞争中企业性质相关的行业准入、资质标准和行业补贴等不平等的制度约束,以及与投标业务能力无关的企业规模门槛等隐性壁垒。这些形式平等和实际不平等的潜规则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真正痛苦。

这次发布的《意见》是党中央发展民营经济的又一战略部署。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充分体现党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意义重大。在深化“放松管制服务”改革的基础上,指出了“全面调查、系统清除各种显性和隐性壁垒”、“在电力、电信、铁路、石油和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开放竞争性业务”、“打破招标隐性壁垒”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痛点。特别是,垄断领域显然将进一步向私营企业开放

可以说,《意见》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在发放改革红利的同时,它也释放了更多的政策空间。因此,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完善相关机制和配套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克服短期目标和行政措施的问题,更加科学准确地制定政策。地方政府必须以更大的格局、更开放的视野和更包容的心态,渴望满足民营企业的需求,关心民营企业的关切,思考民营企业的思想,需要民营企业的需求。我们必须突破“卷帘门”、“玻璃门”和“旋转门”,让民营企业“进入”更多“想进入”,让民营企业通过政策的“落地感”获得真正的“并购感”。

(责任编辑:朱一凡)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