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恢复职业教育改革的“大博弈”
时间:2019-12-31 17:02 来源:海外网 作者:无 点击:次
编者按 在2019年初的全国教育大会上,部长陈宝生说,“今年,职业教育将是‘下一个大游戏’。”。过去一年,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实施,教育部联合发布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和一系列改革措施。全国职业教育战线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征程,职业教育进入了大改革大发展的新阶段。在年底,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来的方式,恢复改革游戏。 1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事件:8月20日,秘书长习近平视察张掖市山丹培力学校。他强调,中国的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来自大国的大量工匠。因此,职业教育有很大的潜力。 3月27日,李克强总理视察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时,督促学生更加注重坚持专业精神、专业精神和工艺精神,努力打造中国制造业的骨干力量。8月19日,李克强总理访问了黑龙江牡丹江,并与牡丹江技师学院师生交换了意见。 5月22日至24日,副总理孙春兰考察江苏职业教育,主持职业教育改革座谈会。10月,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访问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职院校。 点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判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讨论。这些重大判断和重要讨论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指导。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高职院校的师生表示了充分的关心。这表明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中国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 2 职教20条 事件:2018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业教育第二十条”)。2019年1月,李克强总理正式发布“20篇职业教育文章”。4月4日,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全国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作了重要指示,孙春兰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点评:实施“20职业教育条例”是今年职业教育战线的中心工作。《职业教育第二十条》的出台,意味着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职业教育第二十条”反映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新使命和新责任。致力于解决长期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改变普通教育和技能的长期趋势。启动一批基础性、可操作性强的重点项目,引领改革方向,突出改革实效;强调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都是职业教育法赋予职业院校的法律责任。 3 高职扩招 事件: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高职院校将大规模扩招100万人”。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和农村事务部、退伍军人事务部等六个部门共同努力,梳理现有政策,提出具体措施。他们共同开发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并于4月30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12月23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全国各地高职院校积极适应新的高要求 4 双高计划 事件:“职业教育第二十条”提出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规划(简称“双高规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具有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和骨干专业(群)。 4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10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发布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拟建单位》。12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公布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和197个建设单位。 点评:“双高计划”的实施是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战略举措,也是实施“20项职业教育规则”的“第一步”。“双高计划”设定的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一批高职院校和专业群体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领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持,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双高计划”(Double High Plan)不仅旨在使一批高职院校和一批专业体现中国特色,达到世界水平,而且对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高职教育项目,优化人力资源供给,服务于教育、人才和制造业强国战略,使中国成为国际技术人才的高培养基地和国际技术技能的新高点,都具有重要意义。 5 1+X证书 事件:“职业教育第20条”提出,“从2019年开始,我们将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学位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制度(1 X证书制度试点)试点工作”。 4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督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教育部联合发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监督管理办法(试行)》。11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培训评估机构、教师培训、证书考试成本核算和财政支持。 4月,教育部发布通知,确认将试行前六个职业技能水平证书,如建筑信息模型(BIM)。9月,包括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在内的第二批10种职业技能水平证书被确定进入试点。10月,教育部提议,所有符合试点工作条件的高校都可以不受规模限制地参与。12月,来自64个职业教育培训评估机构的第三批77个职业技能水平证书参加了1 X证书制度试点,并向公众公布。 点评:1 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重大制度创新。x证书制度的实施将有助于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促进职业院校坚持学历教育和培训并重。有利于促进产教结合,完善校企合作教育机制,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模式。有利于高校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提高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教考分离有利于对人才的客观评价和对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科学评价。 6 “三教”改革 事件:4月4日,副总理孙春兰在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话会议上强调,全国各职业院校都要认真实施职业教育改革计划,加大“三教”教学改革力度 点评:我国职业教育有近1000个专业和10万个专业,但在师资、教材和教学方法上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已成为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一年来,推进“三教”改革已成为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在“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改革的主体,成为“三教”改革的关键。教材是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的载体。教学方法是改革的途径。教师和教材的改革应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来实现。教育部等四个部门发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是改革的关键。下一步需要各地贯彻落实。教材改革要求校企合作编写和开发,使专业教材能随着产业升级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通识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实施面向企业现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型教学模式。 7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事件:3月,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自5月1日起施行。 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5年内试点布局50个左右的工业与教育一体化城市,在试点城市及其所在省份创建一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和培育1万多家工业与教育一体化企业。 点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是中国首个省级地方法规,旨在促进职业教育领域的校企合作。它为支持学校和企业共同命运,共同培养高质量发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法律保障。在城市、工业和企业开展全国工教一体化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工教一体化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化产教结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联系,不仅可以构成教育人才的短板,也可以构成产业创新的短板,有助于提高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创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8 职教法修订”事件:《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年12月5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在原有法律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修改调整了41条,增加了15条。 9 本科试点 10 完善标准 事件:5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15所本科层次试点职业教育学院更名结果。12月,六所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向公众开放。在六所试点学校中,五所由当地人开办,一所由公众开办。 010-59000 010-59000 评论:教学标准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基础。经过多年的不断建设,我国职业教育基本形成了由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在职实践标准、专业设备和器材规范五部分组成的国家教学标准体系。《职业教育条例》第20条提出建立国家职业教育标准,完善相关教育教学标准,包括提高中高职学校的设置标准,实施教师和校长专业标准,不断更新和推进职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在职实践标准、培训条件的建设及其在职业学校的实施。根据这一要求,教育部正在加快制定和修订各种标准。(由《中国教育报》记者翟凡编辑) 编辑:张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