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年利率“捉迷藏”还不如被视为“欺诈
时间:2020-01-13 09:15 来源:未知 作者:无 点击:次
据媒体报道,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已指示市场实施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推进“指定年利率”工作。然而,一些用户报告说,金融机构的年利率相当隐蔽,用户很难查看。 利率自由化后,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平台都宣布了各种计息方法。许多借款人认为金融机构表示的日利率和月利率是真正的借款成本,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一则现金贷款广告显示,“每天15,000元”是指每天10,000元的利率,相当于每天0.05%。它看起来不高,但成人利率高达18.25%。 也就是说,金融机构过去公布的利率定价信息,如日利率和月利率,给不知道真相的借款人制造了幻觉和误导,诱使借款人陷入陷阱以获得更高的回报。表面上看,借款人的借款成本不高,但实际上并不低。 央行最近推出了“明确的年化利率”。一方面,此举规范了金融机构利率信息的公开,规范了金融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帮助消费者了解真实的借贷成本,避免被金融机构引入陷阱。好消息是许多银行已经表明了贷款的年利率。坏消息是,一些金融机构迄今尚未公布年利率,而是在玩“捉迷藏”。 所谓“捉迷藏”是指“明示”年利率。实际操作非常隐蔽,不容易被发现。这显然不符合央行的要求。对此,央行还提醒借款人,如果发现金融机构没有表示年化利率,他们可以要求金融机构提供或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部报告。然而,如果借款人没有意识到明确的年化利率的重要性,他们将无法要求或捍卫自己的权利。 笔者认为借款人保持理性是必要的,但这不仅是借款人避免利率陷阱的必要,也是监管部门积极加强监管的必要。不仅要检查线下金融机构利率信息的公示环节,还要检查线下金融机构“明示年利率”的执行情况。发现“捉迷藏”的,责令限期整改。 如果一些金融机构“经过反复教育后没有改变”,就应该被视为“欺诈”。在央行将“快速年化利率”标准化后,如果金融机构不规范其业务,它们将故意欺骗借款人。监管机构不仅应该对违规行为处以罚款,借款人还可以以欺诈的名义被起诉,从而允许金融机构为其违规行为付出一定的代价。 据媒体报道,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已指示市场实施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推进“指定年利率”工作。然而,一些用户报告说,金融机构的年利率相当隐蔽,用户很难查看。 利率自由化后,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平台都宣布了各种计息方法。许多借款人认为金融机构表示的日利率和月利率是真正的借款成本,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一则现金贷款广告显示,“每天15,000元”是指每天10,000元的利率,相当于每天0.05%。它看起来不高,但成人利率高达18.25%。 也就是说,金融机构过去公布的利率定价信息,如日利率和月利率,给不知道真相的借款人制造了幻觉和误导,诱使借款人陷入陷阱以获得更高的回报。表面上看,借款人的借款成本不高,但实际上并不低。 央行最近推出了“明确的年化利率”。一方面,此举规范了金融机构利率信息的公开,规范了金融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帮助消费者了解真实的借贷成本,避免被金融机构引入陷阱。好消息是许多银行已经表明了贷款的年利率。坏消息是,一些金融机构迄今尚未公布年利率,而是在玩“捉迷藏”。 所谓“捉迷藏”是指“明示”年利率。实际操作非常隐蔽,不容易被发现。这显然不符合央行的要求。对此,央行还提醒借款人,如果发现金融机构没有表示年化利率,他们可以要求金融机构提供或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部报告。然而,如果借款人没有意识到明确的年化利率的重要性,他们将无法要求或捍卫自己的权利。 笔者认为借款人保持理性是必要的,但这不仅是借款人避免利率陷阱的必要,也是监管部门积极加强监管的必要。不仅要检查线下金融机构利率信息的公示环节,还要检查线下金融机构“明示年利率”的执行情况。发现“捉迷藏”的,责令限期整改。 如果一些金融机构“反复教育后不变”,就应该被视为“欺诈”。在央行将“快速年化利率”标准化后,如果金融机构不规范其业务,它们将故意欺骗借款人。监管机构不仅应该对违规行为处以罚款,借款人还可以以欺诈的名义被起诉,从而允许金融机构为其违规行为付出一定的代价。 (责任编辑:段兴宇)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齐鲁晚报新能源汽车补贴应聚焦激励技术研发
- 下一篇:“二月二日”登记结婚何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