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才华和道德操守
时间:2020-01-19 11:03 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温 凡 点击:次
本报记者范文回忆起他父亲临终前的指示,放弃了自己的职业,回到家乡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家。 他带领全体村民努力奋斗,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变成美丽宜居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经过16年的奋斗,他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承诺,完成了一个共产主义者最初的心灵和使命,被誉为“国家完整之星”。 他叫徐春华,是金溪县秀谷镇徐坊村新农村建设的领导。 身负重托,返乡建设新农村 “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离家还不算太晚。经过几十年的忙碌工作,你没有为你的家乡做任何事情。如果你有能力,将来你必须为你的家乡做点什么。”这是他父亲在2004年去世前的期望,也是一位老党员的委托,改写了徐春华的人生轨迹。 那一年,44岁的徐春华在国外创业,收效甚微,但他毅然放弃职业,回到金溪参与家乡新农村建设。 徐方村在当时是福州有名的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条件严重不足,生活环境混乱。“雨天灰蒙蒙的天空和泥泞的双脚”是村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当地人生动地编造了一句话:“泥路,低矮的房子,猪粪和牛粪堆旁边的房子。” 要致富,先修路。回到家乡后,徐春华立即采取行动,在两年内做了两件事:在村子里修建两条混凝土路,把老祠堂变成村民的文化活动中心。这两个项目的总造价超过60万元,除了村民集资4.3万元,其余全部由他补贴。 2006年,徐方村召开村民会议,一致选举徐春华为徐方村新农村建设主席。 ”当时我很惊讶,也很困惑。令我惊讶的是村民们对我如此信任。重要的是我有自己的职业。农村发生了这么多事情,这是一个我能否做好的问题。经过深思熟虑,我承担了沉重的负担。”徐春华说。 作为一名老党员,徐春华非常清楚个人力量是有限的。上任后,他依靠和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他成立了村民委员会,并通过各种渠道筹集项目资金。他带领所有村民一砖一瓦地建造漂亮的新房子,首先是水、道路、电力、厕所和建筑。在他的影响和推动下,村民们做了27000多项志愿工作,节省了300多万元。他们先后建成了文化休闲走廊、中国水利世博馆等几十个民生工程。“六纵六横”网络排水系统有效分流了雨水和污水,成为全县最早的“海绵村”。 信守承诺,生态兴村促民富 “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离家还不算太晚。经过几十年的忙碌工作,你没有为你的家乡做任何事情。如果你有能力,将来你必须为你的家乡做点什么。”这是他父亲在2004年去世前的期望,也是一位老党员的委托,改写了徐春华的人生轨迹。 在这背后,渗透了徐春华十多年的心血和汗水,凝聚了全体村民的勤奋和智慧。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徐春华带领村民们绘制了一幅美丽的农村复兴图。 以“在农村社区党建示范点建设乡村旅游”的多产业发展模式为基础,逐步形成符合徐坊村实际的七大产业,包括农机合作社、大米加工厂、节能环保砖厂、生态观光农业、在家创业、县城外面包制作、县城开店经商。这七个丰富的产业激发了共同创业和繁荣促进发展的内生动力。 为提高生态产业效益,该村农田耕作和池塘养殖将建成水生态文化园,并率先建成全县第一个“机耕路示范村”。大力发展 今天的徐坊村已经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模范村。先后获得国家文明村、国家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美丽农村、国家美丽宜居村示范遗址等荣誉。徐春华先后荣获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西周围好人、全省城乡社区建设先进志愿者、全省新农村建设优秀主任等荣誉称号。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出发 2017年冬天,正当徐春华雄心勃勃地规划徐坊村的下一个发展计划时,他的身心都发生了突然的变化。我母亲死于车祸,被发现患有肺癌。 在上海接受治疗期间,徐春华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会址。当他看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事迹时,他重新燃起了斗争的热情。 身体被疾病折磨着,但精神依然强大。回到村里,徐春华按照轻重缓急完善和升级了要做的事情:组织村民建造景观水车,修剪、施肥和清除村里的绿苗,修复森林公园的木桥和亭台楼阁.徐春华一边治病一边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记住你的使命,向你的祖先学习,战斗到底!"这是徐春华在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留言簿上留下的文字。这也是对他自己的新承诺。 我父亲临终时的委托、他面对疾病的信念和他两个不同的承诺发出耀眼的光芒,凝聚成两代共产党人的同一使命,见证了徐春华不改变的最初意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