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浩博国际手机版|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移动版1

主页 > 国内 >

落马官员忏悔录:“侥幸、贪欲、不平衡”心态(3)

  罗猛表示,腐败犯罪是一种贪利型犯罪,普遍存在贪婪享乐的心理,行为人通过职务上的便利,贪污挪用公款或权钱交易收受贿赂,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占有钱财。

  “数据表明,心存贪念几乎成为党员领导干部腐败的共性之一,也是腐败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宋伟研究发现。

  领导干部心理干预亟需重视

  针对落马官员在忏悔录中的各种心态揭示,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对此,罗猛向《法制日报》记者表示,根据腐败案例揭示的腐败犯罪中的攀比心理、侥幸心理与贪婪享乐心理,从治理腐败的角度,必须考虑到我国有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又处于转型期这个特殊时期,因此可以通过落实监督制度减少腐败发生的诱因,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社会环境。

  庄德水认为,首先,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道德自律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治观,明白从政的真正意义。其次,我们需要从组织角度及时关注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在重视反腐败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对领导干部的心理干预,及时疏导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心理问题。

  “从整个社会环境来说,我们对领导干部、公职人员提出廉洁要求的同时,也要看到执行公务也是一种职业,有其作为一种职业的特殊性,进而培养公职人员的职业荣誉感,产生正向激励。”庄德水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记者 陈磊 实习生 陈佳韵)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