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和太阳能术语繁忙的农业春耕和防疫
时间:2020-02-19 09: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玉素 点击:次
北京,2月19日(记者上官云)“下雨的时候,把它解冻,然后一层一层地耙一层。”继“立春”之后,雨水是24个节气中的第二个。 下雨时,时间也从7月9日的第六天到9月9日的第二天。俗话说,“1999年和1999年,到处都要耕牛”。在春风的提醒下,农村正忙着准备春耕,人们也越来越忙。 今年下雨的时候,中国很多地方都在预防和控制新流行的肺炎。在严格控制疫情的同时,人们逐步恢复了工作和生产,做好了春耕准备。 东风解冻,冰雪消融 雨水是24个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它发生在每年阳历的2月18-20日,此时太阳黄经达到330度。 雨水节气通常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在公历3月4日或5日结束。像谷雨、小雪和大雪一样,它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就气候而言,雨有两层含义。一是天气变暖,降雨量逐渐增加。另一种是以降水的形式,雪在逐渐减少,雨在逐渐增加。 以前,天气相对寒冷。雨后,随着气温的进一步升高,许多地方的人们都能明显地感觉到春天回到了地球,身心得到了恢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在第一个月,天空充满了水。春天从木头开始,但是那些种植木头的人也必须有水,所以春天开始后会有雨。如果东风融化,它将消散,变成雨。” 根据古代的解释,在雨和节气前后,冰雪继续融化,万物开始发芽,春天更加明显。 为何仍要注意“春捂”? 然而,尽管此时气温逐渐升高,冷空气也不甘示弱,经常与暖空气竞争,拒绝带走剩余的寒冷。 古人常说,“春寒料峭”。这也是根据春季气候变化的特点进行着装的养生原则。在早春,太阳逐渐升起,人们逐渐穿上棉被。然而,北方的寒冷和阴天还没有结束,应该注意保暖。 下雨前后,油菜、冬小麦等一般会变绿生长,对水的需求很高。适当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重要。一个农民的谚语说,“雨生雨,庄稼长得好,大春的小春是一座宝库。” 在流行的谚语中,后期的天气也是根据雨水的冷暖降雨量来预测的。例如,“下雨时,谷物雨阴天”或“当雨从东方升起时,夏天就会下雨”等。 雨水节气“占稻色” 雨在春天,这意味着活力和希望。就民俗而言,这也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节气。 例如,有些地方强调女婿应该给他的公公婆婆两把藤椅,上面有一条10英尺2英尺的红带,这叫做“受寿”,意思是希望他的公公婆婆长寿。 如果是新婚女婿送的礼物,我的岳父岳母会在他出门在外的时候还他一把雨伞来挡风避雨。这也意味着祝他生活一路平安。 据说在中国南方的水稻种植区,雨水染上米色的习俗仍然很流行。根据《田家五行》,“在雨水节期间,炒锅被干燥并与糯米一起油炸,糯米被称为梅花并吸收大米的颜色。” 具体的方法是在雨季那天,人们用炒糯米花来预测那一年大米的收成和颜色。充足的颜色意味着高产量,而不足的颜色意味着低产量。(结束) (责任编辑:admin) |